ESG周报:上交所进一步优化ESG披露标准,广东出台全国首部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系统化司法保障文件
国内:上交所:进一步优化ESG披露标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之际,8月15日,上交所发布中英文版本《贯彻“两山”理念沪市ESG实践二十年》报告,向境内外市场参与者系统介绍沪市二十年来ESG实践探索的阶段性进展。上交所表示,将通过进一步优化ESG披露标准、推动提高ESG评级水平、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措施,助力提升企业ESG表现、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推动“两山”理念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落地见效,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际:英国金融服务监管机构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可持续挂钩贷款市场变得更加成熟和可信。根据FCA的一份新审查报告,可持续挂钩贷款(SLL)市场在解决其一些关键诚信和可信度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这标志着“在建立一个可信的转型融资生态系统方面的重要步骤”。FCA的观察结果基于2023年对可持续链接贷款(SLL)市场的审查,审查概述了一系列市场完整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阻碍有用的净零转型融资工具的发展,并增加绿色清洗的风险。可持续链接债务将融资条件,如利率,与发行人的特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使资本能够用于广泛的公司用途,而其他形式的标签债务,如绿色债券,只能分配给特定类别的绿色项目。
ESG产品跟踪: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16日,
债券: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3640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5.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最大,达61.79%。本月发行ESG债券共52只,发行金额达278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053只,发行总金额达12,402亿元。
公募基金: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911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10,221.16亿元人民币。其中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0.33%。本月发行ESG产品共1只,发行份额为0.41亿份,主要为ESG策略,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242只,发行总份额为1,714.51亿份。
银行理财: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1051只。其中纯ESG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达54.52%。本月发行ESG产品共51只,主要为纯ESG和环境保护,近一年共发行ESG银行理财1044只。
指数跟踪:
截至2025年8月15日,本周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其中中证300ESG领先涨幅最小,上涨0.91%;万得全A可持续ESG涨幅最大,上涨3.21%。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其中万得全A可持续ESG最大,上涨27.68%,中证300ESG领先涨幅最小,上涨20.24%。
ESG专家观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锋:ESG信息披露已不再是单纯的合规要求,正成为影响银行估值逻辑、驱动可持续价值创造的关键变量。当前国有五大行中,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率先披露范围三碳排放数据,这是行业的重要进步,但细究之下仍存在“方向一致但深度不足”的突出问题。对国有大行而言,ESG信披不应是成本负担,而应成为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的“催化剂”。当环境风险定价纳入信贷审批,当ESG指标影响高管考核,中国银行业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引领”的跨越,在全球金融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
风险因素: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