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系列#8:AI眼镜打造全新交互体验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8-17 21:43:38
评论:0
投资建议
我们今年1 月发布深度报告《ARVR系列#7:AI眼镜能走多远?》后,近期小米、Meta和Rokid等品牌多款新品发布、量产,我们预计Meta或将在今年9 月Connect大会发布多款AI/AR眼镜新品,有望推动行业景气度加速抬升。展望未来,我们看好更多AI眼镜搭载显示模组以提高交互效率,并通过双芯片、双系统架构延长续航时间或增强空间计算能力,有望打造全新AI终端交互体验。我们建议重点关注AI/AR眼镜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理由
Meta引领行业快速增长,2028 年出货或达到3,500 万部。根据Wellsenn数据,2Q25 全球AI眼镜出货约87 万部,其中Meta出货约72 万部,市场份额为83%。我们认为目前Rayban Meta已成为行业硬件标杆,各品牌均参考其硬件设计及参数配置,但在显示、SoC、声学及续航等领域仍有创新。
展望未来,我们看好更多科技大厂发布眼镜类产品,推动硬件产业链成熟以及软件生态丰富,并完成消费者教育,带动出货量增长。我们预计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有望达到3,500 万部,24-28e CAGR约为119%。
硬件升级趋势逐步明朗,SoC、交互及显示领域值得关注,其中显示方案或为关键升级。参考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我们认为SoC、输入(交互)及输出(显示)方案为硬件终端升级的核心要素。1)SoC:我们认为双芯片架构可降低功耗提升续航,或在重度空间计算需求场景降低延迟,提供额外空间算力,是当下主流方案。同时,国产ISP能力提升,以及我们预计恒玄科技推出全集成方案或将改变轻量级AI眼镜芯片市场格局。2)交互:目前交互主要依赖声学及镜腿触控,我们认为高信噪比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或成为升级趋势。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智能指环技术成熟有望实现辅助交互,肌电控制、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中长期AI/AR眼镜交互方案。3)显示:我们认为近眼显示能够明显提升AI眼镜交互效率,且目前单色光波导已较为成熟,在成本及功耗可实现初步平衡。我们看好更多眼镜产品有望搭载显示方案。远期来看,我们认为刻蚀工艺的衍射光波导或为行业趋势,碳化硅晶圆降本后有望成为优选晶圆材料,Micro LED有望先单色再全彩逐步成熟。
软硬结合推动行业成长,大模型及应用场景为核心差异。我们认为AI眼镜作为新终端,生态成熟与应用丰富有望推动出货量增长。从已发布产品来看,我们认为双系统能够有效延长眼镜续航,实现全天候Always-on佩戴体验。从大模型角度看,仅Rokid为开放平台,与多个大模型合作,其余品牌均采用自研大模型实现用户交互,我们认为此举有望凭借生态优势提高用户粘性,且大模型识别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亦可能成为产品差异化之一。
风险
AI智能眼镜出货不及预期;新功能量产及落地进展不及预期。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澄宁/臧若晨/贾顺鹤/胡炯益/彭虎/温晗静 日期:2025-08-17
我们今年1 月发布深度报告《ARVR系列#7:AI眼镜能走多远?》后,近期小米、Meta和Rokid等品牌多款新品发布、量产,我们预计Meta或将在今年9 月Connect大会发布多款AI/AR眼镜新品,有望推动行业景气度加速抬升。展望未来,我们看好更多AI眼镜搭载显示模组以提高交互效率,并通过双芯片、双系统架构延长续航时间或增强空间计算能力,有望打造全新AI终端交互体验。我们建议重点关注AI/AR眼镜相关领域投资机遇。
理由
Meta引领行业快速增长,2028 年出货或达到3,500 万部。根据Wellsenn数据,2Q25 全球AI眼镜出货约87 万部,其中Meta出货约72 万部,市场份额为83%。我们认为目前Rayban Meta已成为行业硬件标杆,各品牌均参考其硬件设计及参数配置,但在显示、SoC、声学及续航等领域仍有创新。
展望未来,我们看好更多科技大厂发布眼镜类产品,推动硬件产业链成熟以及软件生态丰富,并完成消费者教育,带动出货量增长。我们预计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有望达到3,500 万部,24-28e CAGR约为119%。
硬件升级趋势逐步明朗,SoC、交互及显示领域值得关注,其中显示方案或为关键升级。参考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我们认为SoC、输入(交互)及输出(显示)方案为硬件终端升级的核心要素。1)SoC:我们认为双芯片架构可降低功耗提升续航,或在重度空间计算需求场景降低延迟,提供额外空间算力,是当下主流方案。同时,国产ISP能力提升,以及我们预计恒玄科技推出全集成方案或将改变轻量级AI眼镜芯片市场格局。2)交互:目前交互主要依赖声学及镜腿触控,我们认为高信噪比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或成为升级趋势。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智能指环技术成熟有望实现辅助交互,肌电控制、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中长期AI/AR眼镜交互方案。3)显示:我们认为近眼显示能够明显提升AI眼镜交互效率,且目前单色光波导已较为成熟,在成本及功耗可实现初步平衡。我们看好更多眼镜产品有望搭载显示方案。远期来看,我们认为刻蚀工艺的衍射光波导或为行业趋势,碳化硅晶圆降本后有望成为优选晶圆材料,Micro LED有望先单色再全彩逐步成熟。
软硬结合推动行业成长,大模型及应用场景为核心差异。我们认为AI眼镜作为新终端,生态成熟与应用丰富有望推动出货量增长。从已发布产品来看,我们认为双系统能够有效延长眼镜续航,实现全天候Always-on佩戴体验。从大模型角度看,仅Rokid为开放平台,与多个大模型合作,其余品牌均采用自研大模型实现用户交互,我们认为此举有望凭借生态优势提高用户粘性,且大模型识别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亦可能成为产品差异化之一。
风险
AI智能眼镜出货不及预期;新功能量产及落地进展不及预期。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澄宁/臧若晨/贾顺鹤/胡炯益/彭虎/温晗静 日期:2025-08-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