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周报:关注泛科技行业的“头部效应”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8-19 11:07:29
评论:0
增量资金驱动风险偏好上行,风格切换,泛科技行业表现出“头部效应”。
增量资金驱动风险偏好上行,风格切换显著。虽然7 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但本周市场在资金面支撑下延续强势。杠杆资金是本轮资金驱动行情的主要增量,北上资金成交热度亦有所提升。近期全球风险资产均处于风偏提振阶段。A 股市场风偏在突破了前期高点后持续上行并触及去年“924”行情阶段高点水平。风格方面,本周市场呈现成长股与非银金融集体走强的行情特征,与此同时高股息板块显著下跌,显示出市场在持续的增量资金驱动下风险偏好显著上行。无论从资金驱动层面还是市场风格特征层面,近期市场表现与2014-15 年行情初期特征的相似度有所提升。往后看,行情的持续性取决于本轮增量资金释放的进度。此外,美联储降息节奏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资的进场速度。短期来看,阅兵前夕前期存量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市场情绪有望维持相对积极。但需要警惕9 月海外市场波动以及国内政策释放节奏趋缓、基本面数据验证对于市场预期的扰动。
关注泛科技行业的“头部效应”。从7 月1 日中央第六次财经委会议定调“反内卷”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各行业上涨的市值因素发生明显改变。我们将各行业2025 年7 月1 日至8 月16 日的区间平均总市值自大到小分为“G1 至G5”组,并统计这一阶段,各市值分组成分公司的股价涨跌幅平均数及中位数。从结果来看,科技及高端制造8 个相关行业的“头部效应”更为明显(G1/G2 组涨幅更高),显示出较强的趋势投资效应,非科技制造类的其他20 个一级行业,整体“腰部效应”更为突出(G3 组涨幅更高)。AI 产业链内部风格转换趋势愈加明显,行情风格开始从中小市值逐步转向中大市值的“机构审美”。AI 产业链风格从中小市值转向“机构审美”的中大市值是AI 产业趋势投资的重要转变,或意味着AI 产业链投资的机构共识度正在强化,产业链景气趋势投资逻辑正在逐步形成,关注AI 产业链内景气趋势向好、具备资金共识的重点个股,考虑拥挤度与业绩预期因素,重点关注国产芯片、信创服务器、IDC 及算力租赁、先进制造、PCB、“AI+编程”、“AI+医疗”、“AI+金融”、“AI+企服”、“AI+广告”、“AI+教育”等国产算力及AI 应用赛道中大市值个股。
移动电源与锂电池3C 认证新规8 月15 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行业从“粗放式管理”迈向“安全+合规”的精细化治理阶段。新版3C 认证规则对生产企业的关键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涵盖了从正、负极等关键原材料筛选到成品组装的20 多个环节,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生产设备的适配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从源头上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新政实施将深刻影响行业格局,低价劣质产品或将加速出清,合规产品有望成为主流。我们认为上下游环节均将受益,上游高安全电芯与材料需求增长,陶瓷隔膜、蜂窝铝防护等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中游钢印打刻、自动化检测与溯源系统设备订单增加,推动工艺升级;下游品牌厂商定价能力增强,白牌竞争明显减弱。股票方面,受益板块包括锂电池产业链(高安全电芯、模组)、新材料(隔膜、铝塑膜等高性能防护材料)、检测与认证服务(3C 认证与全生命周期溯源相关业务)、以及智能制造装备(钢印打刻、自动化检测、数字化溯源系统)。政策通过“安全标准提升—生产成本上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传导链条,不仅重塑竞争格局,也为相关板块提供了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催化。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2)市场波动风险。3)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流动性风险。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君/徐沛东/郭晓希/徐亚/高天然 日期:2025-08-19
增量资金驱动风险偏好上行,风格切换显著。虽然7 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但本周市场在资金面支撑下延续强势。杠杆资金是本轮资金驱动行情的主要增量,北上资金成交热度亦有所提升。近期全球风险资产均处于风偏提振阶段。A 股市场风偏在突破了前期高点后持续上行并触及去年“924”行情阶段高点水平。风格方面,本周市场呈现成长股与非银金融集体走强的行情特征,与此同时高股息板块显著下跌,显示出市场在持续的增量资金驱动下风险偏好显著上行。无论从资金驱动层面还是市场风格特征层面,近期市场表现与2014-15 年行情初期特征的相似度有所提升。往后看,行情的持续性取决于本轮增量资金释放的进度。此外,美联储降息节奏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资的进场速度。短期来看,阅兵前夕前期存量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市场情绪有望维持相对积极。但需要警惕9 月海外市场波动以及国内政策释放节奏趋缓、基本面数据验证对于市场预期的扰动。
关注泛科技行业的“头部效应”。从7 月1 日中央第六次财经委会议定调“反内卷”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各行业上涨的市值因素发生明显改变。我们将各行业2025 年7 月1 日至8 月16 日的区间平均总市值自大到小分为“G1 至G5”组,并统计这一阶段,各市值分组成分公司的股价涨跌幅平均数及中位数。从结果来看,科技及高端制造8 个相关行业的“头部效应”更为明显(G1/G2 组涨幅更高),显示出较强的趋势投资效应,非科技制造类的其他20 个一级行业,整体“腰部效应”更为突出(G3 组涨幅更高)。AI 产业链内部风格转换趋势愈加明显,行情风格开始从中小市值逐步转向中大市值的“机构审美”。AI 产业链风格从中小市值转向“机构审美”的中大市值是AI 产业趋势投资的重要转变,或意味着AI 产业链投资的机构共识度正在强化,产业链景气趋势投资逻辑正在逐步形成,关注AI 产业链内景气趋势向好、具备资金共识的重点个股,考虑拥挤度与业绩预期因素,重点关注国产芯片、信创服务器、IDC 及算力租赁、先进制造、PCB、“AI+编程”、“AI+医疗”、“AI+金融”、“AI+企服”、“AI+广告”、“AI+教育”等国产算力及AI 应用赛道中大市值个股。
移动电源与锂电池3C 认证新规8 月15 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行业从“粗放式管理”迈向“安全+合规”的精细化治理阶段。新版3C 认证规则对生产企业的关键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涵盖了从正、负极等关键原材料筛选到成品组装的20 多个环节,要求企业必须确保生产设备的适配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原材料质量的可靠性,从源头上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新政实施将深刻影响行业格局,低价劣质产品或将加速出清,合规产品有望成为主流。我们认为上下游环节均将受益,上游高安全电芯与材料需求增长,陶瓷隔膜、蜂窝铝防护等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中游钢印打刻、自动化检测与溯源系统设备订单增加,推动工艺升级;下游品牌厂商定价能力增强,白牌竞争明显减弱。股票方面,受益板块包括锂电池产业链(高安全电芯、模组)、新材料(隔膜、铝塑膜等高性能防护材料)、检测与认证服务(3C 认证与全生命周期溯源相关业务)、以及智能制造装备(钢印打刻、自动化检测、数字化溯源系统)。政策通过“安全标准提升—生产成本上升—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传导链条,不仅重塑竞争格局,也为相关板块提供了业绩与估值的双重催化。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2)市场波动风险。3)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流动性风险。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君/徐沛东/郭晓希/徐亚/高天然 日期:2025-08-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