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5年第32周):司美格鲁肽MASH适应症获批,用药及检测需求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相对领涨。本周全部A股上涨2.20%(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2.37%,中小板指上涨3.11%,创业板指上涨8.58%,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3.08%,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3.80%,生物制品上涨1.74%,医疗服务上涨6.60%,医疗器械上涨2.22%,医药商业下跌0.95%,中药上涨0.9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39.94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2.34%分位数。
司美格鲁肽MASH适应症获批,多款药物处于开发阶段。8月15日,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用于结合减少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治疗伴有中晚期肝纤维化(F2/F3期)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MASH患病率为1.5-6.5%,全球有超过2.5亿患者,美国估计有2200万,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翻番。MASH发病机制复杂,目前FDA批准的药物有Madrigal的Resmetirom、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此外,众多靶点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包括THR-β、GLP-1、FXR等。国内企业方面,进度较为领先的有正大天晴和歌礼制药。
非侵入式检测方法有望随着MASH新药上市迎来黄金发展期。肝穿刺活检是MASH诊断分期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价格较高,难以广泛应用。随着后续MASH药物的上市,早诊早治的意识逐步提升,性价比更高、患者依从性更强的非侵入式检测方法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目前非侵入式检测方式包括影像学和血液学方法,其中,福瑞股份子公司Echosens的核心产品FibroScan,是全球首个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量化肝脏硬度,并经临床验证的无创检测设备,被多家权威机构列入肝病检测指南,有望成为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且Echosens公司和诺和诺德等多家国际大药企达成合作,有望带动Fibroscan的放量。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