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9月投资策略:石化化工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措施有望出台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9-01 17:27:38 评论:0

  核心观点

  石化化工行业2025年9月投资观点:

  现阶段石化化工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导致企业普遍面临增产不增利困境,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的8.03%持续降至2024年的4.85%,2025年上半年仍处低位。这一现象源于企业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产品同质化,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加剧的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竞争加剧等。对此,中央层面已明确提出综合整治要求,行业推进反内卷或将通过加强自律,发挥协会作用,龙头企业带头规范经营;强化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依据能效、环保等标准淘汰不达标产能等路径等,助力行业摆脱低效竞争,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化工行业反内卷政策从制度构建向专项整治逐步深化: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出台,通过破除地方保护、统一监管标准等措施,从基础制度层面遏制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为反内卷筑牢框架;6月,五部委联合发布老旧装置摸底评估通知,针对投产超20年的炼油、化肥等领域装置,从安全、环保、能效维度开展评估,推动低效产能退出,直击供给端过剩痛点;7月政策密集发力,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期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为整治恶性竞争提供法律支撑;工信部则在稳增长工作方案中,将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结合,推动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与供给优化。

  原油价格8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震荡态势,布伦特原油结算价从月初69.7美元/桶下降至月末68.1美元/桶,WTI原油从67.3美元/桶降至64.2美元/桶。供应端OPEC+增产节奏与美国页岩油钻机数下降形成博弈,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压制长期预期,但夏季燃油消费旺季及美国原油库存阶段性下降提供短期支撑。月末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提升了对原油需求的预期,原油价格开始反弹。在供需宽松与地缘风险溢价背景下短期油价仍存震荡弹性,考虑到OPEC+较高的财政平衡油价成本,以及美国页岩油较高的新井成本,我们预计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在65-70美元/桶,WTI油价中枢在60-65美元/桶,需关注地缘局势与OPEC+政策动向。

  宏观及化工产品价格,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5%和49.4%,比上月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总体保持扩张,但市场需求有所放缓。2025年8月29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报4009点,较年初1月2日的4333点下降7.48%,主要化工品出厂价格略有下滑。截至8月29日,在百川盈孚统计的281种石化化工品中,实现价格同比上涨的品种有53种,较2025年初实现上涨的有54种。

  随着化工行业反内卷工作推进,国有企业主动进行产能控制,监管部门对新增落后产能审批控制,行业低效产能有望加速出清,供需结构逐步优化,化工行业或将实现盈利修复。展望2025年9月,部分化工产品海外需求复苏,内需也有望进一步发力,我们重点推荐中长期供需格局改善以及具有稀缺资源属性的化工品投资方向,重点推荐炼油炼化、乙烯、钾肥、含氟制冷剂及氟化液等领域投资方向。

  炼油炼化:据中国化工报,目前全国炼油产能已突破10亿吨/年,为全球第一,但产能利用率却已跌至70%左右,结构性过剩逾3亿吨。2025年3月份的调度情况显示,中国独立炼油厂产能利用率降至58.51%,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下滑至59.5%,主营炼厂产能利用率降至77.4%,我国炼油厂的整体产能利用率降低至70.3%。从行业效益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的净利润为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为近十年利润表现的最低位。除炼油能力过剩外,国内曾经长期短缺的大宗石化产品如烯烃和芳烃也已经迎来供给饱和与过剩,2024年底国内聚烯烃年产能7800万吨,产量6225万吨,过剩1000万吨以上;2024年底我国PTA产能达8601.5万吨,产量为7180万吨,同样过剩近1000万吨。我们认为,产能整体过剩的行业背景,叠加“反内卷”政策信号明确有力的推动,预计炼油炼化行业供给侧将得到有力优化。我们重点推荐【中国石油】。

  乙烯:当前全球乙烯行业供给端迎来结构性调整,欧洲受能源成本高企与盈利压力影响持续退出产能,韩国头部石化企业启动产业重组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海外产能集中出清推动全球供给收缩预期升温。据卓创资讯,2024年底我国乙烯产能5374万吨/年,产量3247万吨,名义产能利用率仅60.4%,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落后产能未能有效出清,2024年我国乙烯净进口量达214.5万吨,国内乙烯需求缺口持续存在,行业高成本产能开工承压,具备乙烷裂解、煤制烯烃等低成本工艺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凸显,重点推荐煤制烯烃领军企业【宝丰能源】与乙烷裂解龙头【卫星化学】。

  钾肥:重点推荐【亚钾国际】,公司目前拥有老挝甘蒙省263.3平方公里钾盐矿权,折纯氯化钾资源总储量约10亿吨,2024年前三季度氯化钾产量132万吨、销量124万吨。公司179#矿第二、第三个百万吨正在建设,有望于2025年投产,预计公司2025、2026年氯化钾产量分别为280万吨、400万吨,前三个百万吨完全满产有望达到500万吨产量。

  氟化工:制冷剂方面,2024年起中国三代制冷剂实行配额制,中国的三代制冷剂拥有全球80%以上的配额,形成了“全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果(过剩产能一次性去化,供给受配额限制)+全球特许经营权(配额许可)+配额集中度高(全球配额集中在中国、中国配额集中在行业头部企业)”特定商业模式。制冷剂价格脱离周期品定价,呈现超长景气周期价格上涨态势。氟化液方面,随着AI技术发展,服务器功率密度大幅提升,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达瓶颈,液冷技术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其中浸没式及双相冷板式液冷成为未来趋势,带动上游氟化液及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关注单相/双相&浸没式/冷板式冷却液——氟化液(全氟聚醚、氢氟醚、六氟丙烯低聚体、全氟胺)在液冷领域的应用进展。我们看好看好制冷剂R32、R134a、R22品种涨价,也看好氟化液在液冷领域的渗透率提升,重点推荐氟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

  本月投资组合:

  【亚钾国际】国内稀有钾肥生产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凸显规模优势。【中国石油】国内综合性能源龙头,天然气产业链优势地位巩固。【宝丰能源】煤制烯烃龙头,产能不断扩张

  【巨化股份】氟化工龙头企业,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和氟化液市场前景。【新和成】技术与产业协同效用显著的综合性精细化工龙头。

  【卫星化学】轻烃一体化龙头,产能持续扩张。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 杨林,薛聪,余双雨,张歆钰,董丙旭,王新航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