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英伟达推出Jetson Thor
报告要点:
周度行情回顾
2025年8月24日至8月29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0.75%,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输1.97pct;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来看,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69.78%,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52.07pct。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iFinD概念)相关个股中,豪恩汽电周涨幅最大(+58.28%),海昌新材周跌幅最大(-14.90%)。
周度热点回顾
政策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开放基金正式签约,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50万元,主要支持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优秀青年学者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信部与民政部公布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产品技术迭代方面,优必选在Walker S2机器人上率先部署英伟达最新发布的Jetson AGX Thor及Isaac Sim,成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换电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均普智能旗下普智未来机器人宣布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即将下线,明年产能扩展至2000台。
投融资方面,若愚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主要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的产业化应用;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融资,加速“眼脑手”全栈技术进化与全球化落地;仁新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独家投资,将加速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重点公司方面,麦捷科技与光明实验室共建“微型驱动关节与仿生灵巧手”联合实验室,探索具身智能领域;禾川科技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并取得订单;珠海冠宇已向多家头部厂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送样,并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有合作;珠城科技与优必选签署战略合资协议,合作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英诺赛科表示由公司芯片支持的全球首款氮化镓机器人已推出,今年出货量有望突破万台,单台机器人氮化镓芯片需求未来可提升至1000颗。
周观点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天然载体有望核心受益,建议关注国内核心产业链:华锐精密,富临精工,中大力德,宁波华翔。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零部件降本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应用场景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