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策略简评:成交较快上行后的短线调整 无碍中期趋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04 21:19:59
评论:0
今日A股市场波动较大,上证指数盘中跌幅超2%,收盘跌1.25%。对此我们简评如下:
A股今日表现偏弱,上证指数下跌超1%,科技成长风格领跌。上证指数自6 月底至8 月底涨约15%,较快上行后近期显现波动,今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普跌,上证指数及沪深300 分别下跌1.25%/2.12%;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及科创50 分别下跌4.25%/6.08%表现不佳。全市场来看,近3000 家上市公司下跌;成交层面,今日成交额2.58 万亿元,较昨日基本持平。行业层面,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好;通信、电子、有色金属等表现偏弱。
成交较快提升后的短线调整。换手率5%是值得重视的交易信号。我们在近期发布的主题报告中提示“需注重近期成交较快上涨后的短期波动风险”。8 月25 日A股成交额迅速放大至3.17 万亿元,随后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保持在3 万亿元左右,按A股自由流通市值做分母衡量的周度日均换手率水平已提升至5%以上。成交的较快上涨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行情短期易显现“脆弱性”,阶段获利了结压力增加,指数短期面临的波动风险加大。历史经验显示A股每次换手率升至5%以上,指数后期往往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近几年典型时段如2019 年4 月、2020 年7 月以及2024 年10 月,上述三个阶段指数在后续均出现1-3 个月左右的调整期。
不改中期趋势,去年924 以来的上涨趋势仍有望延续。因成交较快上涨带来的调整历史上看一般不改变中期趋势,上述三个阶段在调整期过后,指数后续多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且均超越前期高点。从当前A股市场环境来看,1)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并未高估。年初至今A股全球表现也仅在中游位置。调整后沪深300 指数PE(TTM)已不足14倍,处于过去20 年历史分位数63%左右,当前美国标普500 指数/日经225 指数/印度SENSEX30 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的PE(TTM)分别为28.4 倍/19.2 倍/22.8 倍/19.8 倍,横向比较来看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仍处于中等偏低位置。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上涨12%,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也仅为中游水平,尚低于同期港股表现(恒生国企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3%)。2)A股今年盈利有望实现正增长且下半年增速或好于上半年,市场表现并非单因流动性推动。中报业绩刚披露结束,上半年A股盈利增长3%左右,和一季度基本持平。下半年A股盈利增速有望在基数效应及成本端影响下高于上半年,我们对2025 年A股全年盈利预期为3.5%,其中非金融盈利增长预计超8%。3)政策红利凸显,监管强调“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结合7 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1及近期证监会表态2,稳增长政策及资本市场建设方向将继续助力维稳投资者信心。后续关注海外美国降息节奏及国内重要政策时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指数短线回调不必悲观,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及市场位置,我们认为此次指数调整时间及幅度有望弱于上述三个阶段,下行风险有限。
配置上,关注成长风格的扩散与轮动,红利风格注重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前期强势的成长风格尤其是科技成长领域如半导体、芯片等回调较多,但也有部分成长风格如新能源光伏等相对抗跌。年初至今成长风格显现扩散(由科技成长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及轮动特征(强势板块交替),后市我们认为这种特征在今年有望继续延续。红利风格在今天市场调整期间有相对表现,但结合我们全年展望,高股息领域在今年或仍为阶段性、结构性表现。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求索 日期:2025-09-04
A股今日表现偏弱,上证指数下跌超1%,科技成长风格领跌。上证指数自6 月底至8 月底涨约15%,较快上行后近期显现波动,今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普跌,上证指数及沪深300 分别下跌1.25%/2.12%;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及科创50 分别下跌4.25%/6.08%表现不佳。全市场来看,近3000 家上市公司下跌;成交层面,今日成交额2.58 万亿元,较昨日基本持平。行业层面,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银行等行业表现较好;通信、电子、有色金属等表现偏弱。
成交较快提升后的短线调整。换手率5%是值得重视的交易信号。我们在近期发布的主题报告中提示“需注重近期成交较快上涨后的短期波动风险”。8 月25 日A股成交额迅速放大至3.17 万亿元,随后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保持在3 万亿元左右,按A股自由流通市值做分母衡量的周度日均换手率水平已提升至5%以上。成交的较快上涨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行情短期易显现“脆弱性”,阶段获利了结压力增加,指数短期面临的波动风险加大。历史经验显示A股每次换手率升至5%以上,指数后期往往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近几年典型时段如2019 年4 月、2020 年7 月以及2024 年10 月,上述三个阶段指数在后续均出现1-3 个月左右的调整期。
不改中期趋势,去年924 以来的上涨趋势仍有望延续。因成交较快上涨带来的调整历史上看一般不改变中期趋势,上述三个阶段在调整期过后,指数后续多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且均超越前期高点。从当前A股市场环境来看,1)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并未高估。年初至今A股全球表现也仅在中游位置。调整后沪深300 指数PE(TTM)已不足14倍,处于过去20 年历史分位数63%左右,当前美国标普500 指数/日经225 指数/印度SENSEX30 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的PE(TTM)分别为28.4 倍/19.2 倍/22.8 倍/19.8 倍,横向比较来看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仍处于中等偏低位置。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上涨12%,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也仅为中游水平,尚低于同期港股表现(恒生国企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3%)。2)A股今年盈利有望实现正增长且下半年增速或好于上半年,市场表现并非单因流动性推动。中报业绩刚披露结束,上半年A股盈利增长3%左右,和一季度基本持平。下半年A股盈利增速有望在基数效应及成本端影响下高于上半年,我们对2025 年A股全年盈利预期为3.5%,其中非金融盈利增长预计超8%。3)政策红利凸显,监管强调“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结合7 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1及近期证监会表态2,稳增长政策及资本市场建设方向将继续助力维稳投资者信心。后续关注海外美国降息节奏及国内重要政策时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指数短线回调不必悲观,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及市场位置,我们认为此次指数调整时间及幅度有望弱于上述三个阶段,下行风险有限。
配置上,关注成长风格的扩散与轮动,红利风格注重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前期强势的成长风格尤其是科技成长领域如半导体、芯片等回调较多,但也有部分成长风格如新能源光伏等相对抗跌。年初至今成长风格显现扩散(由科技成长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及轮动特征(强势板块交替),后市我们认为这种特征在今年有望继续延续。红利风格在今天市场调整期间有相对表现,但结合我们全年展望,高股息领域在今年或仍为阶段性、结构性表现。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求索 日期:2025-09-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