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催化不断,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9-07 21:47:20 评论:0

  主要观点

  行业端

  (1)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近日,波士顿动力公司与丰田研究院(TRI)的AI研究团队展开合作,为Atlas人形机器人开发大型行为模型(LBM),通过构建“端到端的语言调节策略”帮助该机器人完成长远操控任务。波士顿动力表示,这些策略充分利用了人形机器人的各项功能,包括迈步、精确定位双脚、蹲伏、转移重心以及避免自身碰撞,所有这些对于解决现实的移动操控任务都至关重要。

  (2)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8月25日,英伟达宣布推出其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芯片模块,开发套件售价3499美元。这款被称为“机器人大脑”的芯片将于下个月发货,客户将能够用它来制作机器人原型。批量订单超过1000台的Thor T5000模块,每个模块售价2999美元。该芯片搭载Nvidia的Blackwell图形处理器,速度比前几代产品快7.5倍,支持128GB内存的生成式AI模型。

  (3)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2025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大赛启动。大赛聚焦机器人末端执行技术,开设竞技与创意两大赛道,旨在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表示,此次赛事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迈向“干好精细活”。当日,深圳多区推介智能机器人领域专项支持政策,向全球邀约。目前深圳已聚集超7.4万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区。主办方将持续构建创新生态,推动技术突破与全场景应用。

  (4)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近日首届中国炒菜机器人大赛暨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峰会在北京平谷举行。大赛设“标准菜包挑战赛”和“创意菜挑战赛”,30支队伍竞逐烹饪技艺。峰会以“生鲜智造·标准味来”为主题,推动首都共享中央厨房建设。平谷区委书记表示将打造“四大基地”,构建食品营养健康产业链。多家企业共同启动“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联盟”,加速产业集群落地。大会还举行多层次交流,探讨供应链优化等议题。

  (5)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8月26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人形机器人足和一种人形机器人”专利已获授权。该实用新型涉及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其人形机器人足包括足部外壳和弹性足底件,足底件内设可形变气腔,连接外部气管件。此设计将传感器等脆弱部件置于安全位置,不易损坏,信息响应快且不受电机特性影响,弹性足底件与气腔一体化,更换维修便捷。

  公司端

  (1)上海电气: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上海电气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身高167厘米,体重50千克,具备38个关节自由度,行走速度达5千米/小时,能精准搬运箱体。其四大亮点为:核心技术自研、高度拟人化、全身智控和高算力。目前,上海电气内部已开放30余个场景供“溯元”训练学习,包括物料分拣、装配等。凭借丰富的智能制造场景,上海电气正研发人形机器人“工具链”,打造原子技能库,为工业场景提供共性技术和标准,助力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化商用。

  (2)信捷电气: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8月27日晚,信捷电气发布公告称,为了加快推进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实现,提高公司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投资8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驱控系统生产项目。项目建设周期拟为24个月,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方式。

  (3)广和通:根据机器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近日,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与AI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发布新一代具身智能开发平台Fibot。据了解,Fibot已成功应用于Physical Intelligence(π公司)最新通用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π0.5的数据采集工作,这标志着广和通在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取得重要产品突破。

  投资建议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我们认为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的成果发布等。

  T链建议关注:①总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②减速器: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等;③电机:鸣志电器等;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茂泰、隆盛科技等;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中坚科技、禾川科技、埃夫特等。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潜在供应商环节竞争加剧。


上海证券 吴婷婷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