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日报:低位行业补涨如期而至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9-10 09:14:19 评论:0
  大类资产跟踪

      利率债中长端下跌,短端平稳。10 年期国债加权在年线附近震荡后有开启新一波跌势的迹象,走势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考虑到股市的强势,以及商品市场已经向上变盘,预计利率债将跌破震荡区间后继续下跌。大盘突破去年10 月8 日高点后,成交量和波动率同步放大上涨,短期未看到结束的迹象,预计大方向上股强债弱将持续,国债短期在年线位置企稳震荡后仍有下行空间。后续展望:股市大盘突破,商品蓄势待发,债市预计短期在年线附近震荡整理后将继续下跌。

      股票市场:今日低位的化工、农业表现亮眼,与我们此前建议积极参与低位板块的预期相一致。往后看,反内卷相关的板块可继续做多,补涨刚刚开始,相关商品已有陆续走强的迹象,化工、农业、钢铁、光伏仍处在历史底部。指数方面,北证50 指数率先突破前期高点,预计将成为下一轮上涨的“领头羊”。此外,从空间上看,芯片回调已基本到位,但时间上看略显不足,后续或在震荡整理后再启动新一波上涨行情。

      固态电池则是近几日主攻的板块,虽然大行情难言结束,但多个领头个股波动率已经较大且价格已来到技术压力位,不建议追高。中长期的上涨趋势并未打破。一是最近的政策倾向不断透露出未来财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这是未来经济恢复潜力的基础。如最新的生育补贴,虽然力度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开了先河的意义在于政策方向从投资端向居民端的转变。二是7 月的政治局会议对海外风险的定调较4 月份更为乐观,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乐观结果仍是大概率事件。三是Jackson Hole会议上鲍威尔言论鸽派,为9 月降息打开方便之门,全球风险资产的强势并未有结束的迹象,无论是加密货币、海外股市都在贸易缓和、降息预期和强力财政的预期下持续上行,目前并没有走弱的形态和风险事件驱动出现,全球风险偏好的上行将助力A 股行过万重山。美股:一份疲软的就业数据奠定了9 月降息的格局,但美国经济整体仍表现稳健,在增长风险只是放缓而非萧条的背景下,Fed Put 带来的估值提升和远期盈利增长的交易将继续演绎。从8 月的非农就业数据来看,就业市场放缓明显,使得9 月降息已成定局,但市场目前已开始对9 月50bp 降息开始定价,该定价有些过度乐观。平均时薪和工时仍保持稳定,美国二季度实际经济增长上调,二季度美国企业利润延续了2021 年以来的趋势增长,为后续就业市场的平稳提供了基础。无论从数据端还是美联储自身意愿来看,9月50bp 的定价已经有些过头。无论如何,8 月的非农数据确定了劳动市场的疲软为联储的鸽派声明提供了基础,叠加经济增长的稳健、贸易不确定性的消失,这份非农报告无疑为风险资产的上行进一步“添砖加瓦”。

      外汇市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00 官方报7.1311,较前一日收盘下跌22 个基点。不及预期的非农数据使得美元大跌,目前离岸人民币技术面重回上涨趋势。但是考虑到美国基本面的稳健,以及后续可能的通胀上行风险,我们认为做空美元的性价比较低。技术面上关注美元  指数会否突破99 这一阻力位,如若突破代表市场正在纠正此前过于极端的宽松定价,美元指数可能继续上行。

      商品市场:文华商品指数上涨0.38%,建材板块领涨,涨近2%,近有色、软商品板块小幅下跌。文华商品指数与我们此前预期的相一致,在60 日均线得到支撑后上涨,目前价格已来到收敛三角形的上缘,考虑到最强的多晶硅已经向上突破,玻璃、化工等反内卷相关板块已有企稳向上的迹象,预计商品价格将向上突破,考虑到反内卷相关的股市标的仍多在底部,未来商品和相关的股票可能共振上行,投资者可对贵金属、光伏、玻璃、化工、生猪等品种积极参与。

      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1)商务部:推动年底前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 版议定书。2)两部门:到2030 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4)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类脑脉冲大模型。5)海关总署:8 月份我国出口2.3万亿元同比增长4.8%。

      国外:1)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关税政策生效范围。2)特朗普称哈塞特、沃什和沃勒是美联储主席的前三人选。3)特朗普批评欧盟对谷歌罚款称将考虑反制。

      交易策略

      债券市场:预计将跌破年线附近的震荡区间,延续跌势。

      A 股市场:积极关注固态电池、芯片、反内卷相关板块。

      美股市场:牛市不改,做多。

      外汇市场:做空美元没有性价比

      商品市场:向上变盘,预计将突破震荡区间。

      风险提示

      1. 贸易战加剧

      2. 地缘风险加剧

      3. 欧洲主权信用风险爆发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冬冬/徐梓铭 日期:2025-09-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