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链十年政策梳理、复盘、展望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9-10 11:12:29 评论:0
  核心观点:在过去的13年中,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对美出口,美国政府出台了诸多限制性措施,所有政策指向已经十分明确——要逐步减少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依赖。虽然用“脱钩”来形容过于武断,也不符合事实,但除无可替代、价格敏感度低或确实竞争优势特别明显的环节外,中国供应链出口美国的空间未来将持续被压缩,短期看应把握2025年抢发和关税豁免黄金窗口期,长期真正有竞争力的看,中国供应链出口美国需要通过技术和成本领先来弥补加关税、竞争对手补贴造成的竞争弱势。不过从股价层面来看,美国政策波动对于大部分中国公司来看只是扰动而非主要矛盾,核心还是要关注产业供需情况形成的周期位置,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链的政策波动复盘展望,也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

      为什么美国会对中国新能源产生限制壁垒?绿色能源转型必然趋势带来的需求激增与美国及其盟友产能处于明显落后,两者形成了激烈矛盾,引发美国政府出手干涉,试图缩减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给本土产能或盟友(主要是日韩)留下充足的追赶时间。

      美国对中国新能源限制政策有哪些?包括但不限于双反调查、反规避调查,关税措施,通过UFLPA法案扣押含新疆成分的硅料、汽零铝件,通过本土化比例、非中国比例、外国实体等要求限制中国企业及其客户获得补贴等。

      在股价层面,美国政策只是短期扰动,一直不是主要矛盾,对股票的影响小事件1-2天,大事件1-2周,随后逐步修复,核心矛盾依然是美国业务对单位盈利的影响程度(可能需要等到业绩有反应才会最终体现在股价);政策落地后短时容易发生错杀,可根据个股核心矛盾判断加仓时机;后续应当减少对美国政策的过度反应。

      实际影响如何?关税层面,中国发出的产品成本大幅增加,企业此前通过去东南亚、欧洲、韩国、北非、北美等地区建厂来规避关税问题,但参照光伏反规避调查,美国可能进一步要求主材本地化,或直接提起对上述国家的双反调查,因此转口贸易并非一劳永逸。补贴层面,目前所有中国公司及25%以上股权子公司均属于被禁止外国实体,无法获得任何美国补贴;若无法符合援助比例要求,则客户也无法获得补贴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玥/许琳/任佳玮/雷云泽/王吉颖 日期:2025-09-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