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灵巧手: 特斯拉机器人迭代最重要的方向,量产落地的“最后一厘米”
灵巧手:特斯拉机器人迭代最重要的方向,量产落地的“最后一厘米”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细化操作和智能交互的关键部件,与机器人“大脑”直接相关,其感知与反馈质量,直接决定了大脑模型的学习效率,可以说是机器人最重要的硬件之一。Optimus灵巧手的工程量约占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一半,是历次迭代的核心重点方向。近期马斯克在All-In峰会强调:Gen3核心攻关在“手与前臂”,再次凸显“手”的战略地位。特斯拉发布最新金色Optimus视频中,灵巧手向精细化、仿生化迭代。一旦灵巧手优化完成,意味着核心硬件已趋近收敛,是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的最后一环。
Gen3灵巧手核心:微型电机、微型丝杠、腱绳、视触觉及轻量化
特斯拉灵巧手迭代重点在于更灵活、更强承载、更高感知,更加仿生和利于精细化操作。我们判断Gen3灵巧手主要有以下关键变化:
(1)电机:手掌内电机整体迁移至前臂,支持更高自由度设计,同时大幅降低维护复杂度。因空间限制解除,部分空心杯电机或被成本更优、扭矩密度更高的微型无刷电机取代,关注拓普集团、受益标的:信质集团。(2)微型滚珠丝杠:替代蜗轮蜗杆,提升传动精度、负载与效率。当前方案尚未完全收敛,未来或采用“滚珠为主+关键指位滚柱”复合形式,延长寿命并增强承载力,关注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受益标的:浙江荣泰。(3)腱绳:腱绳套替代扭力弹簧。Gen2依赖扭力弹簧实现手指复原,Gen3转向腱绳传动,结构更接近人体肌腱,增强手指灵活性与动作自然度,有望采用“腱绳+保护套”结构方案,受益标的:骏鼎达。(4)传感器:有望使用视触觉。传感器覆盖扩展至手掌与手指全域,并有望集成视触觉方案,叠加温度等多模态感知,具备更精细的动态抓取与复杂任务操作能力,关注隆盛科技。(5)轻量化:有望采用轻量化包覆材料。包覆材料是多功能集成层,是灵巧手兼具保护性和功能性的“外套”,因此存在一定重量,Gen3有望采用轻量化材料,在维持触感与摩擦力的同时显著减重,从而提升动作效率、续航与寿命,关注唯科科技、受益标的:恒勃股份。
灵巧手商业模式优秀,或先于机器人整机放量;关注核心部件和头部整手公司灵巧手技术壁垒高,涵盖硬件、算法与应用场景三大环节,同时直接影响机器人“大脑”的决策与训练。作为不同机器人形态的“共性模块”,灵巧手可独立存在,工业、医疗、生活服务等场景需求明确。目前技术尚未收敛,主要包括齿轮/直驱、腱绳、连杆三类:国内企业多采用连杆传动,耐久性高、动作可预测(傲意科技、因时机器人等);腱绳驱动自由度高,接近人手运动(帕西尼感知、灵巧智能等);齿轮/直驱结构简单、响应快(星动纪元等)。我们判断:(1)第三方整手企业有望凭借技术、赛道布局与上市公司合作以更快量产,如傲意科技等;(2)特斯拉、小米等头部大厂通常依靠核心供应链自研灵巧手;(3)部分具备技术协同的电机、丝杠厂商有望向整手延伸(兆威机电、隆盛科技、震裕科技等)。
投资建议
拓普集团、震裕科技、五洲新春、隆盛科技、雷迪克,受益标的:骏鼎达、恒勃股份、信质集团、丰立智能、兆威机电、荣泰健康。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