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25)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9-16 16:13:50 评论:0

  2024 年,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 上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 新动能、 新产业持续壮大, 民生保障得到加强, 积极因素不断增加, 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 精准有效落地各项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均衡投放, 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为支持实体经济向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2024 年, 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4 万亿元, 同比增长 5.0%。

  全力稳增长提信心促发展, 经济持续向好。 一是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需, 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 同比增长 4.8%; 工业投资表现强劲, 同比增长 11.1%,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深化商旅文体展融合联动, 出台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等促消费政策, 全力提振消费市场, 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3.1%。 积极促进外贸稳规模、 提质量, 2024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4.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3%。 二是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0.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2%。 其中,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 17201 亿元, 同比增长 1.8%;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完成产值 4618 亿元, 同比增长 10.8%。 三是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经济效益稳步增加。 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 其中, 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 0.4%,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 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1.6%和 0.3%。 财政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2024 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374 亿元, 同比增长 0.7%, 科学技术、 产业发展、 民生改善等领域支出优先得到保障。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4.2%。 上海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4.2%, 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 四是加快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出台贯彻落实中央支持上海市加快“五个中心” 1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 “五个中心” 功能融合升级; 浦东引领区、 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 实施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157 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跨境资金结算、 外籍人才服务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复制推广, 制定实施临港新片区新一轮市级支持政策; 重点领域改革加速推进,实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对标改革和迎评专项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 7.0 版 150 项改革举措全面完成, 推动修订《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 制定提升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实施办法, 加快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

  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创新力度显著提升。 一是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2024 年末, 本外币存、 贷款余额分别为 22.0 万亿元和 12.3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7.7%和 9.8%,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实体经济行业。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 绿色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20.6%和 14.2%。 为实体经济减负让利成效显著, 12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02%, 同比下降 0.32 个百分点; 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25%, 同比下降0.37 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2024 年, 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10612 亿元, 同比多增 3201 亿元。 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工具的引领撬动作用, 2024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 2288 亿元, 同比增长 7.9%, 惠及涉农、 小微、 民营等市场主体 2 万余户。 统筹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 ,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带动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新增普惠小微贷款 320 亿元; 保持绿色金融领域支持力度稳定, 累计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 6 亿元; 强化科技金融支持, 累计发放“沪科专贷” “沪科专贴” 专项资金 502 亿元。 三是证券期货和保险业稳步发展, 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证券机构体系不断完善,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企业上市融资与并购稳步推进; 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发挥; 金融、 商品期货交易活跃, 定价功能进一步凸显,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区域金融合作持续加深。 支付体系不断完善, 支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支付便捷性大幅提升, 实现 6.5 万家商户、 9.5 万台终端支持受理国外银行卡, 有序推广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 进一步深化场景应用; 征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数据归集力度持续增强, 覆盖上海市 557 万户企业, 拓展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动产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用,落实企业征信机构动态管理机制。 牵头制定《长三角金融“五篇大文章” 协同推进机制工作方案》 ,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 促进长三角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持续完善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 2024 年长三角征信链累计查询 45 万余笔, 累计发放贷款 4000 余亿元。 五是推动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绿色金融、 转型金融创新取得新成效, 推动《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 》 落地实施,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指导 50 余家在沪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编制 2023 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制定《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格式(2025 年版) 》 。 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质稳步提升。 业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2024 年新增 1.24 万个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跨境结算; 业务结算量快速增长, 2024 年货物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速达 30%; 业务新场景不断涌现, 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人民币结算同比增长 55%。

  2025 年是“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 上海市将牢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力实施的机遇、 国家战略加快落地和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机遇、 服务经济支撑有力和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的机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 重要使命,扩大内需, 稳定预期, 激发活力,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上海市金融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持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锚定“五个中心” 建设重要使命, 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上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 均衡投放。 二是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三是当好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排头兵” , 全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四是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 向坚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