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专题:创业板进化论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6 16:50:20 评论:0
  创业板发展史—市场对成长的追逐周期

      近期市场对于“纺锤策略”的关注度较高,本质焦点在于能够兼具成长弹性与估值修复潜力的方向。创业板凭借机构化特征明显,直接受益于中风险资产的收益回归,我们此前于9 月3 日发布的《居民参与股市的生态变化:ETF》报告中提到居民入市资金方式变为ETF 净流入后可能推动成长风格向龙头集中,扩散至中大盘成长,创业板当前为行业相对均衡的中大盘成长代表性宽基或相对受益。以年线为镜,创业板指作为中国新兴产业的潮头,在各时代中成为成长主线的锚点与起点。纵观整个阶段,可以看到创业板在不同产业周期中表现出较为清晰的节奏特征:(1)其启动往往依赖于产业趋势与景气赛道的形成;(2)上涨过程中伴随龙头权重的更迭;(3)在保持估值与基本面增长底线的同时,价格通常回到增长元年收盘价附近,估值也随之回归对应区间。

      本轮上涨的差异化探讨

      本轮成分更迭并不彻底,但整体行业相对均衡化。从行业权重演变来看,创业板在近几年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共存”特征。新能源产业链(光伏、新能源车、储能)依然是市场的中坚力量,医疗保健占比维持在10-23%区间。这意味着AI带来科技权重回升,但并未形成对其他行业的“压倒式替代”,反而强化了新能源与硬科技之间的分流格局。相较于以往由创业板主导的新兴产业周期,如今科创板和北交所或逐渐承担起孕育前沿科技与新周期的角色。

      AI 与新能源需求强度成关键变量

      创业板估值修复进行时。创业板当前估值仍具备较高性价比,使其有望成为增量资金追入的核心舞台,且由于均衡化的赛道分布,居民资金流入行业ETF 有望使其持续受益。而后续修复的深度与持续性,关键取决于两个变量:变量一,全球科技周期与GPU 需求带动AI 估值修复。在全球半导体周期共振向上的环境下,科技大类的机会层出不穷。AI 的估值空间最终取决于全球科技周期的强度,但目前GPU 带来的需求增量能否超越上一轮由苹果耳机与汽车电子驱动的周期强度仍有待验证。变量二,固态电池带动第二增长曲线。权重超过30%的工业板块中,新能源占比仍然较大,因此固态电池能否带动第二增长曲线或是核心。

      我们认为,和AI 硬件一样,锂电和光伏同样存在海外映射的估值修复逻辑。

      北交所——类似2013-2015 年创业板

      随着科创板和北交所的崛起,创业板已不再单纯代表“新资产”,而是形成更均衡的产业格局,当前创业板彻底的权重更迭尚未出现,反而其估值处于低位,在AI 硬件波动放大后,新能源或成为主线。与此同时,北交所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板块。我们在2025 年8 月19 日发布的报告《北证50:从关键突破到新中枢确立》中已提出北证50 有望确立新的运行中枢,目前指数在1600 点附近已基本企稳,我们的判断得到短期验证,中期维度上仍然保持看好北证50 的观点。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历史不代表未来。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韦冀星 日期:2025-09-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