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启示录(三十):如何衡量居民增量资金入市热度和潜力?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17 08:35:08
评论:0
当前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股票市场赚钱效应持续积累,A 股内在回报率持续提升,规模庞大的增量资金极有可能涌入股票和基金市场推动A 股迎来一轮大级别上行行情。基于此,我们构建了增量资金入市的潜力和热度指标,目前来看潜力指标尚处于历史均值以下,热度指标处于均值+1 倍标准差以下,距离历史高位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融资余额持续增长、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成为当前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展望后市,偏股公募基金有望继续接力,外资也有望继续净流入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参考前两轮牛市,估算潜在增量资金仍有5.4 万亿元。
居民可投资资金体量庞大,新一轮存款“搬家”迹象已悄然显现。当前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股票市场赚钱效应和内在价值持续改善,居民超额储蓄急需更高回报出口。目前来看,居民可投资资金体量庞大,但是2025 年6 月以来住户净存款连续下降,8 月非银存款继续同比多增,新一轮存款“搬家”迹象已悄然显现。未来随着个人投资者逐渐意识到股票的内在价值提升、长期持有的回报率大幅上升,规模庞大的增量资金极有可能涌入股票和基金市场,有望推动A 股迎来一轮大级别上行行情。
如何衡量增量资金入市?我们将增量资金入市指标分为入市潜力和入市热度,其中潜力指标为反向指标,值越高说明场外资金入市的潜在增量越少;热度指标为正向指标,值越高说明通过各类渠道入市资金更加活跃。潜力指标主要通过住户净存款/A 股流通市值和M1 同比的时序标准分均值衡量增量资金的入市潜力,截至2025 年8 月末,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值为-0.02,尚处在历史均值0.09以下。热度指标则使用融资余额、私募基金、偏股基金发行份额、非银存款规模变化的时序标准分衡量当前资金入市的热度,截至2025 年8 月末,增量资金入市热度指标值为0.65,超过历史均值0.10,但是尚处于历史均值+1 倍标准差下方。
历史上的增量资金入市行情。从历史表现上看,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大多在历史均值±2 倍标准差的区间内运行,触及均值-2 倍标准差时说明增量资金入市潜力较大,此时市场也多处于相对底部。触及均值+2 倍标准差则意味着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接近极值,后续新增场外资金相对有限。增量资金入市热度指标相对滞后于入市潜力指标,在资金入市潜力触及均值+1 倍标准差或均值+2 倍标准差后伴随着热度指标冲高回落。在2013-2015 年的牛市中,增量资金入市路径呈现出“融资资金→银证转账→公募基金”的扩散过程。不过各渠道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度有所不同。在2019-2021 年的牛市中,增量资金最初也是通过两融渠道入市,但很快由新发公募基金接力,私募基金渠道也贡献了一定增量。
本轮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特征及展望。目前来看,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 持续净申购,成为当前居民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增量资金已形成某种程度的正反馈。展望后市,随着赚钱效应不断积累,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接力,外资回流概率不断增加,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参考前两轮牛市,以2024 年9 月作为本轮牛市的起点,假设入市潜力指标提升到1 倍标准差,估算潜在增量资金仍有5.4 万亿元。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本报告核心假设不成立或失效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夏/涂婧清/田登位 日期:2025-09-16
居民可投资资金体量庞大,新一轮存款“搬家”迹象已悄然显现。当前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股票市场赚钱效应和内在价值持续改善,居民超额储蓄急需更高回报出口。目前来看,居民可投资资金体量庞大,但是2025 年6 月以来住户净存款连续下降,8 月非银存款继续同比多增,新一轮存款“搬家”迹象已悄然显现。未来随着个人投资者逐渐意识到股票的内在价值提升、长期持有的回报率大幅上升,规模庞大的增量资金极有可能涌入股票和基金市场,有望推动A 股迎来一轮大级别上行行情。
如何衡量增量资金入市?我们将增量资金入市指标分为入市潜力和入市热度,其中潜力指标为反向指标,值越高说明场外资金入市的潜在增量越少;热度指标为正向指标,值越高说明通过各类渠道入市资金更加活跃。潜力指标主要通过住户净存款/A 股流通市值和M1 同比的时序标准分均值衡量增量资金的入市潜力,截至2025 年8 月末,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值为-0.02,尚处在历史均值0.09以下。热度指标则使用融资余额、私募基金、偏股基金发行份额、非银存款规模变化的时序标准分衡量当前资金入市的热度,截至2025 年8 月末,增量资金入市热度指标值为0.65,超过历史均值0.10,但是尚处于历史均值+1 倍标准差下方。
历史上的增量资金入市行情。从历史表现上看,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大多在历史均值±2 倍标准差的区间内运行,触及均值-2 倍标准差时说明增量资金入市潜力较大,此时市场也多处于相对底部。触及均值+2 倍标准差则意味着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接近极值,后续新增场外资金相对有限。增量资金入市热度指标相对滞后于入市潜力指标,在资金入市潜力触及均值+1 倍标准差或均值+2 倍标准差后伴随着热度指标冲高回落。在2013-2015 年的牛市中,增量资金入市路径呈现出“融资资金→银证转账→公募基金”的扩散过程。不过各渠道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度有所不同。在2019-2021 年的牛市中,增量资金最初也是通过两融渠道入市,但很快由新发公募基金接力,私募基金渠道也贡献了一定增量。
本轮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特征及展望。目前来看,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 持续净申购,成为当前居民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增量资金已形成某种程度的正反馈。展望后市,随着赚钱效应不断积累,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接力,外资回流概率不断增加,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参考前两轮牛市,以2024 年9 月作为本轮牛市的起点,假设入市潜力指标提升到1 倍标准差,估算潜在增量资金仍有5.4 万亿元。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本报告核心假设不成立或失效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夏/涂婧清/田登位 日期:2025-09-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