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通信行业前瞻: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四大方向赋能新质
核心观点
政策导向一脉相承,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重要性逐步提高。我们认为国家对于科技行业的发展以及重视程度是一脉相承,逐步提高的,“十三五”规划对科技行业的战略定位是创新驱动发展,核心任务为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基础研究布局;至“十四五”规划期间,对于科技的战略定位从此前的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为科技自立自强。展望“十五五”,按照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通稿,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十五五”将在“十四五”的基础上,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进一步科技引领创新。
当前通信行业的主要驱动力已经形成以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优化为基础,人工智能共振,细分子行业发散的新范式。通信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稳健,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通信行业成长性加强,在去除运营商后毛利水平增速继续增长,同时营收明显提升。费用率方面,通信行业费用率管控进一步加强,管理费用率及销售费用率占比较高;剔除运营商后,研发费用率占比较高,高研发费用率及持续性有望赋能相关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快速发展。同时行业存货水平持续增长,或代表上游原材料供给趋紧,通信行业景气度提升。
新质生产力筑基,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AI产业共振。站在当下时点展望“十五五”规划,我们认为其对科技行业的指导将围绕着新质生产力作为基础,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人工智能推动千行百业快速发展,从硬件到软件的革新皆迫在眉睫,结合此前会议通稿,我们认为新兴产业以及未来AI赋能产业的发展将会是“十五五”期间的重要议题。进一步细化至通信行业,我们认为主要体现于算力AI产业链边际改善,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方兴未艾,具体子板块表现在运营商、光通信、卫星互联网及量子科技等方面。
(1)运营商:低估值稳成长,运营商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不断改善,资产价值优势凸显,持续增加分红回馈股东,“十五五”期间内第二增长曲线明晰;
(2)光通信:云厂商AI资本开支增长,带动PCB、GPU、光通信及铜缆等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预计“十五五”期间国产替代及产业升级将持续深化;
(3)卫星互联网:通信制式从5G向6G升级换代的进程中,卫星互联网功能必不可少,随着商业火箭发展的逐步成熟,以及政府资本开支的增加、单星价值量的逐步降低,“十五五”期间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发展大周期或将展开;
(4)量子科技:伴随我国空天一体化通信的建设,量子信息行业呈现高成长性,量子通信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十五五”期间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投资建议:当前通信行业的主要推动因素主要以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优化为基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共振的新范式。建议关注:运营商、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及光引擎、铜连接、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等板块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风险;算力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卫星产业链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量子科技技术及应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