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洞察系列报告(三)-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中):新能源制造业的发展对比与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8 20:01:40
评论:0
2025 年,全球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格局进一步演化。在产业洞察系列报告前两篇中,我们从总量层面、AI 产业两个维度对中美科技产业的合作与竞争进行了刻画分析。本篇报告将聚焦先进制造业,首先梳理产业发展背景,进而对重点细分领域(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投资展望。
中美引领全球先进制造业,近十年政策支持持续加码。1)产业地位:中美先进制造业份额合计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中国份额于2011 年超越美国并升至34%,美国份额则稳定在20%左右。2)产业政策:中国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美国则于2009 年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实现先进制造业回流。3)政策效果:中国已完成《中国制造 2025》中超八成的目标,涵盖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领域;美国先进制造业回流在就业、投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制造业占GDP 比重、贸易逆差、先进制造业全球份额等来看仍有不足。
从先进制造业细分领域来看,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先。
1. 新能源光伏:中国全球领先,关注“反内卷”产能优化进程。①产业链: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主材,中国产业链完备。②产业份额:需求端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占全球六成、美国不足一成;供给端中国光伏产能占全球八成以上。③出口出海:中国光伏产品长期贸易顺差,近年来主要出口转向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美国则长期贸易逆差。④上市公司:中美多数光伏企业2024 年亏损,主要企业股价已调整两年以上,估值处于近十年10%-45%低位。⑤展望后续:中国加码光伏“反内卷”治理,关注后续产能优化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具备技术优势且基本面有望率先改善的优质企业。
2. 新能源汽车:中国凭借电动化实现弯道超车,关注智能化转型。①产业链:
涵盖原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销售等环节,中国产业链完备且有规模成本和技术双重优势。②产业份额:中美是全球前两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四成,美国不足一成;供给端中国全球份额超三成,美国约两成。
③出口出海:中国汽车自2023 年转为贸易顺差,主要出口向新兴市场;美国则长期逆差;④上市公司:中美均为头部车企基本面占优,中国非头部车企竞争激烈;两国主流车企估值多处历史60%分位以下。⑤展望后续:国内“反内卷”+全球智能化浪潮双重驱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关注盈利能力稳健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车企,以及受益产业升级的优质供应链企业。
市场展望:中长期科技行情延续,先进制造业有望酝酿更多投资机遇(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伴随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变革,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与确定性日益凸显,科技产业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发展有望支撑A 股市场中长期科技行情延续,先进制造业作为大国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的重要领域,有望酝酿更多投资机遇。结构上,我国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领先优势,“反内卷”治理+产业创新发展有望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尤其是板块内部盈利稳健、有望在产业格局优化和创新升级中构筑长板的优质企业。
风险提示:1)科技产业技术突破及商业化不及预期;2)国内科技产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3)海外科技制裁政策风险超预期。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伟/陈骁/蒋炯楠 日期:2025-09-18
中美引领全球先进制造业,近十年政策支持持续加码。1)产业地位:中美先进制造业份额合计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中国份额于2011 年超越美国并升至34%,美国份额则稳定在20%左右。2)产业政策:中国于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美国则于2009 年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实现先进制造业回流。3)政策效果:中国已完成《中国制造 2025》中超八成的目标,涵盖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领域;美国先进制造业回流在就业、投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制造业占GDP 比重、贸易逆差、先进制造业全球份额等来看仍有不足。
从先进制造业细分领域来看,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先。
1. 新能源光伏:中国全球领先,关注“反内卷”产能优化进程。①产业链: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主材,中国产业链完备。②产业份额:需求端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占全球六成、美国不足一成;供给端中国光伏产能占全球八成以上。③出口出海:中国光伏产品长期贸易顺差,近年来主要出口转向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美国则长期贸易逆差。④上市公司:中美多数光伏企业2024 年亏损,主要企业股价已调整两年以上,估值处于近十年10%-45%低位。⑤展望后续:中国加码光伏“反内卷”治理,关注后续产能优化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具备技术优势且基本面有望率先改善的优质企业。
2. 新能源汽车:中国凭借电动化实现弯道超车,关注智能化转型。①产业链:
涵盖原材料、零部件、整车制造、销售等环节,中国产业链完备且有规模成本和技术双重优势。②产业份额:中美是全球前两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四成,美国不足一成;供给端中国全球份额超三成,美国约两成。
③出口出海:中国汽车自2023 年转为贸易顺差,主要出口向新兴市场;美国则长期逆差;④上市公司:中美均为头部车企基本面占优,中国非头部车企竞争激烈;两国主流车企估值多处历史60%分位以下。⑤展望后续:国内“反内卷”+全球智能化浪潮双重驱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关注盈利能力稳健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车企,以及受益产业升级的优质供应链企业。
市场展望:中长期科技行情延续,先进制造业有望酝酿更多投资机遇(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伴随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变革,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与确定性日益凸显,科技产业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发展有望支撑A 股市场中长期科技行情延续,先进制造业作为大国科技产业合作与竞争的重要领域,有望酝酿更多投资机遇。结构上,我国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领先优势,“反内卷”治理+产业创新发展有望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尤其是板块内部盈利稳健、有望在产业格局优化和创新升级中构筑长板的优质企业。
风险提示:1)科技产业技术突破及商业化不及预期;2)国内科技产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3)海外科技制裁政策风险超预期。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伟/陈骁/蒋炯楠 日期:2025-09-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