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点评:缩量震荡 持续看好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20 21:14:58
评论:0
摘要。2025 年9 月19 日周五,A 股市场缩量震荡。国债期货全线下行。商品走势分化,反内卷品种有所上行。
一、市场行情分析
1)股票市场:缩量震荡,情绪降温
大盘缩量震荡,股指多数下行。A 股市场整体缩量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3%报3820.09 点,周跌1.3%,深证成指跌0.04%,周涨1.14%,创业板指跌0.16%,周涨2.34%,北证50 跌0.83%,科创50 跌1.28%,万得全A 跌0.32%,万得A500 跌0.01%,中证A500 跌0.01%。A 股全天成交2.35 万亿元,上日成交3.17 万亿元。
市场情绪降温,红利板块表现良好。全市场成交额有所回落,股指窄幅波动,显示当前市场情绪有所降温。此前美联储降息25 基点计价相对充分,或推动了当前市场的获利了结意愿。盘面上,午后市场交投略显清淡,地产股在上海政策前后时间段异动频频,科技股筹码分歧加剧,寒武纪等高位股逐渐走弱;尾盘首开股份跳水跌停浇灭短线情绪反扑势头,全天超3400 股飘绿,跌停个股显著增加。板块方面,挖掘机、煤炭、光刻机概念领涨,机器人、SPD、小米汽车概念跌幅居前。
失业率有所提升,关注政策变化。一方面,美联储9 月议息会议于18 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如期降息25 个基点。从对未来的展望来看,最新的点阵图显示,大多数官员预计在10 月和12 月会议上各降息一次,今年合计还有50 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其中10 名与会者支持年内再降两次,9 人支持只降一次。另一方面,近期发布的失业率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青年失业率仍有进一步提升,后续伴随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空间或有扩大。叠加国内科技技术突破,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上行。中期来看,我们认为A 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市场热点轮动加快,科技成长大方向仍有较大潜力;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和企业盈利逐步改善,市场有望继续走强。
2)债券市场:短强长弱,整体回调
国债期货集体下跌,呈现“短强长弱”格局。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下跌,30 年期主力合约跌0.76%,10 年期主力合约跌0.21%,5 年期主力合约跌0.13%,2 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央行流动性呵护延续。中国央行公告称,当日开展3543 亿元7 天逆回购操作,投标量3543 亿元,中标量3543 亿元,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2300 亿元7 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243 亿元。本周,中国央行进行18268 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12645 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整体上实现净投放5623 亿元。
股债跷跷板暂停,凸显配置价值。近期国债期货市场波动较大,连续与股市同向波动,“短期风险偏好升温”与“中长期基本面支撑”博弈或告一段落。央行连续净投放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Shibor 短端利率有所下行,资金面“紧平衡”状态边际缓解,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3)商品市场:反内卷产品有所上行
偏弱运行,跌多涨少。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能源品普遍下跌,原油下跌1.87%,LPG 下跌0.91%,低硫燃料油下跌1.05%;化工品多数下跌,苯乙烯下跌1.38%,塑料下跌0.69%,乙二醇下跌0.58%;贵金属表现分化,沪银上涨0.64%,沪金下跌0.41%;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锡下跌0.54%,沪锌下跌0.14%,沪铜上涨0.14%;油脂油料涨跌不一,豆二上涨0.79%,棕榈油下跌0.30%;集运指数(欧线)表现疲弱,下跌6.00%。
反内卷品种表现突出。焦煤主力合约上涨1.36%,工业硅上涨3.62%,多晶硅跌0.9%,碳酸锂涨1.6%。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反内卷相关品种或仍将是国内商品市场的热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将成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维持战略看多思维,细节上需关注具体产能优化细节。
宏观事件落地,看好降息周期。此前乌克兰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的攻击力度加大,俄罗斯西北部Primorsk 港口出口能力受限,或影响炼厂开工及港口出口,引发短期供应担忧,推动原油价格上行,短期来看地缘风险仍是影响油价的不确定因素。金/银/铜等有色品种在降息落地后均有所回调,或为部分获利盘预期兑现获利了结,后续依据美联储点阵图信息推测,未来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若降息持续落地或将对有色品种提供进一步上行动力。
二、交易热点追踪
近期核心思路总结
权益方面,当前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的初期,流动性的释放刚刚开始,从权益市场角度,经历了2024 年的“9.24”大涨后,市场经过大半年的震荡后开始走出慢牛,初期“金融+科技”的趋势有望延续。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地产等)轮动节奏。
债市方面,综合攻守思路,短期交易层面的压力释放之后,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有望结束,未来市场有望将迎“股债双牛”。
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涨价或将更流畅,值得长期布局。工业品方面,反内卷逐渐进入深水区,当前时间点更多的行情来自于供给端博弈,板块受政策预期波动或将放大,建议积极跟随政策落地节奏。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反内卷政策落地不确定。 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程强/翟堃/高嘉麒 日期:2025-09-20
一、市场行情分析
1)股票市场:缩量震荡,情绪降温
大盘缩量震荡,股指多数下行。A 股市场整体缩量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3%报3820.09 点,周跌1.3%,深证成指跌0.04%,周涨1.14%,创业板指跌0.16%,周涨2.34%,北证50 跌0.83%,科创50 跌1.28%,万得全A 跌0.32%,万得A500 跌0.01%,中证A500 跌0.01%。A 股全天成交2.35 万亿元,上日成交3.17 万亿元。
市场情绪降温,红利板块表现良好。全市场成交额有所回落,股指窄幅波动,显示当前市场情绪有所降温。此前美联储降息25 基点计价相对充分,或推动了当前市场的获利了结意愿。盘面上,午后市场交投略显清淡,地产股在上海政策前后时间段异动频频,科技股筹码分歧加剧,寒武纪等高位股逐渐走弱;尾盘首开股份跳水跌停浇灭短线情绪反扑势头,全天超3400 股飘绿,跌停个股显著增加。板块方面,挖掘机、煤炭、光刻机概念领涨,机器人、SPD、小米汽车概念跌幅居前。
失业率有所提升,关注政策变化。一方面,美联储9 月议息会议于18 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如期降息25 个基点。从对未来的展望来看,最新的点阵图显示,大多数官员预计在10 月和12 月会议上各降息一次,今年合计还有50 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其中10 名与会者支持年内再降两次,9 人支持只降一次。另一方面,近期发布的失业率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青年失业率仍有进一步提升,后续伴随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空间或有扩大。叠加国内科技技术突破,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上行。中期来看,我们认为A 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市场热点轮动加快,科技成长大方向仍有较大潜力;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和企业盈利逐步改善,市场有望继续走强。
2)债券市场:短强长弱,整体回调
国债期货集体下跌,呈现“短强长弱”格局。国债期货收盘集体下跌,30 年期主力合约跌0.76%,10 年期主力合约跌0.21%,5 年期主力合约跌0.13%,2 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央行流动性呵护延续。中国央行公告称,当日开展3543 亿元7 天逆回购操作,投标量3543 亿元,中标量3543 亿元,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2300 亿元7 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243 亿元。本周,中国央行进行18268 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12645 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整体上实现净投放5623 亿元。
股债跷跷板暂停,凸显配置价值。近期国债期货市场波动较大,连续与股市同向波动,“短期风险偏好升温”与“中长期基本面支撑”博弈或告一段落。央行连续净投放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Shibor 短端利率有所下行,资金面“紧平衡”状态边际缓解,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3)商品市场:反内卷产品有所上行
偏弱运行,跌多涨少。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能源品普遍下跌,原油下跌1.87%,LPG 下跌0.91%,低硫燃料油下跌1.05%;化工品多数下跌,苯乙烯下跌1.38%,塑料下跌0.69%,乙二醇下跌0.58%;贵金属表现分化,沪银上涨0.64%,沪金下跌0.41%;基本金属多数下跌,沪锡下跌0.54%,沪锌下跌0.14%,沪铜上涨0.14%;油脂油料涨跌不一,豆二上涨0.79%,棕榈油下跌0.30%;集运指数(欧线)表现疲弱,下跌6.00%。
反内卷品种表现突出。焦煤主力合约上涨1.36%,工业硅上涨3.62%,多晶硅跌0.9%,碳酸锂涨1.6%。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反内卷相关品种或仍将是国内商品市场的热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将成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维持战略看多思维,细节上需关注具体产能优化细节。
宏观事件落地,看好降息周期。此前乌克兰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的攻击力度加大,俄罗斯西北部Primorsk 港口出口能力受限,或影响炼厂开工及港口出口,引发短期供应担忧,推动原油价格上行,短期来看地缘风险仍是影响油价的不确定因素。金/银/铜等有色品种在降息落地后均有所回调,或为部分获利盘预期兑现获利了结,后续依据美联储点阵图信息推测,未来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若降息持续落地或将对有色品种提供进一步上行动力。
二、交易热点追踪
近期核心思路总结
权益方面,当前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的初期,流动性的释放刚刚开始,从权益市场角度,经历了2024 年的“9.24”大涨后,市场经过大半年的震荡后开始走出慢牛,初期“金融+科技”的趋势有望延续。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地产等)轮动节奏。
债市方面,综合攻守思路,短期交易层面的压力释放之后,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有望结束,未来市场有望将迎“股债双牛”。
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涨价或将更流畅,值得长期布局。工业品方面,反内卷逐渐进入深水区,当前时间点更多的行情来自于供给端博弈,板块受政策预期波动或将放大,建议积极跟随政策落地节奏。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反内卷政策落地不确定。 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程强/翟堃/高嘉麒 日期:2025-09-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