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专题:电池厂资本开支恢复,锂电设备有望拥抱新一轮扩产周期
投资要点
从头部电池厂宁德时代的数据跟踪来看:2022-2024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70%、76%。2025H1已恢复达到90%,处于较高位置。资本开支从2024Q4起明显恢复,2025H1进一步强化趋势。
2025H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科目金额为202亿元,同比+46%,如果年化来看,2025年极大概率重回400亿元以上;在建工程351亿元,已几乎接近2022年的峰值数据。
几家主要的电池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来看,这一趋势同样得到印证。我们认为锂电的扩产节奏有望重回正轨,并有望开启第二轮的扩产大周期。
需求端:2024-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CAGR约25%,储能电池CAGR约29%。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的需求量从2020年的209Gwh提升至2024年的1270Gwh,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5154Gwh,2024-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5%。
我们测算,到2027年底,宁德时代的待建设产能缺口约为300-600Gwh,对应设备环节的价值量空间约为400-700亿元。从主要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合同负债的情况来看,在经历2024年的下滑后,2025H1的合同负债恢复明显,并已超过了前几年的高点。叠加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在即,新技术带来的设备新机遇。
建议关注:联赢激光、赢合科技、先导智能、海目星、先惠技术、宏工科技、曼恩斯特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全球政策变化。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