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专题20251021:牛市中的风格分化与切换

股票资讯 阅读:22 2025-10-21 17:53:00 评论:0
  牛市中的风格切换是否有意义?

      投资者普遍认为市场的牛熊转换是风格大周期切换的主要方式,简单认为切换就意味着防御,只要牛市未结束,坚守前期主赛道就是最优选择。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可能忽视了较多获得丰厚收益并降低风险的机会。本文将限定在牛市的背景下进行复盘,讨论投资者去进行季度维度的风格切换是否能够获得较好的回报。由于这一轮分化明显的是成长VS价值,而大小盘的差异不大,因此本文仅讨论成长和价值的切换。历史经验来看,2000 年以来出现过的6 轮牛市中(包括这一轮),除了2005-2007 年那一轮以外,其实都出现过或多或少的风格切换,只不过差异在于切换幅度:最典型的案例是2009 年5-7 月、2014 年10-12 月以及2016 年7 月之后,而2020 年年中一直到2021 年年底实际上是风格反复,切换频率高但幅度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而这一轮也才刚刚出现风格切换的迹象。如果从前三轮的经验来看,牛市中的风格切换持续时间至少以季度级别起步,且价值相较于成长的相对收益在20%以上。我们认为这样级别的风格切换从策略的角度无法忽视。

      如何理解当前出现的一些风格切换的迹象?

      这一轮风格分化主要集中在成长和价值之间:2024 年9 月13 日至2025 年10 月14 日,TMT 指数相较于国证价值的相对收益高达81%,而小盘指数相较于大盘指数的相对收益仅为21%。这一轮成长和价值分化背后其实是产业趋势VS 宏观经济趋势的分化,两者之间基本面实际/预期的差异最终演变为收益率/估值的明显分化和成交热度的分化。历史上看触发牛市中风格切换的因素主要就是上述三个:(1)盈利相对优势转换背后是宏观环境出现明显变化,导致价值相较于成长的盈利预期开始收敛或者触底反转。比如2014 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房地产政策、货币政策放松与金融改革;2020 年7 月疫后复苏传导到更多传统行业等。当前来看,截至2025 年Q2 价值相较于成长的盈利优势并未形成,底部也还未形成,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基本面预期变化。(2)估值分化背后其实与基本面预期存在明显关联,但由于成长风格的估值波动明显高于价值,因此实际上成长和价值之间的估值分化直接取决于成长估值的变动本身,背后是市场对于成长的盈利预期乐观程度终会有一个上限。当下来看,可以发现这一轮成长相较于价值的估值扩张水平已经超过了2020 年年中时出现风格反复的水平,可比时期仅有2014-2015 年,相当于已经达到2015 年3 月时的水平,即当时牛市中后段。(3)从成交额占比分化来看,在10 月出现切换迹象之前,9 月底成长和价值之间的成交额占比差值虽然不算极端,未突破2025 年2 月峰值,但其实已经接近2021 年的顶部水平,处于历史相对高位(2019 年以来历史分位数为96%)。总结来看,历史上牛市中出现成长和价值切换的阶段,基本面实际/预期都会出现边际变化;估值分化其实并无绝对值意义上的锚,但可以参考2014-2015 年和2021 年顶部水平;成交额占比分化则可以参考2019 年以来的历史分位数水平。整体而言当前具备估值分化和成交额占比分化发生切换的触发条件,但基本面方面的变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等待。

      另一个视角:不同风格的投资者实现的收益率差异指数的收益率其实并非与投资者实现的收益率完全是一个概念。我们会发现虽然指数层面成长和价值的分化最大的牛市是2014-2015 年那一轮,但基金经理层面成长和价值选手的收益率分化最大的时候却是2019-2021 年那一轮牛市。

      而这一轮分化最大的时刻就是在9 月底,分化水平其实已经接近2014-2015 年峰值水平,但距离2021 年峰值水平仍有较大距离。不过不容忽视的是2021 年的峰值水平背后是公募基金的天量发行以及随之而来的公募“抱团”极致化。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是从均衡风格的投资者与成长、价值风格指数之间的走势相关性来看他们在过去一段时间的风格选择,因为他们对于风格没有明显的偏好或者“执念”。这一轮牛市中,一直到2025 年7 月底之前,其实均衡风格的基金与价值风格更匹配,但到了8 月至今,均衡风格的基金开始明显向成长偏离,这可能意味着的是有很多均衡风格的投资者在8 月之后切向了成长风格。从市场主要基金的收益表现来看,切换之后往往这些基金之间的收益率标准差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收益率的中位数和均值也会明显下降。2025 年10 月以来出现切换迹象之前,2024 年9 月13 日至2025 年9 月30 日,基金收益率的中位数和均值仅次于2019-2020 年7 月那一轮,而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也是如此。而2025 年10 月以来三个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所以这一轮风格切换的迹象,是否就如历史上的牛市中风格切换一样,能够带来成长和价值之间的收益率差异大幅收敛?我们拭目以待。

      风险提示

      历史复盘不代表未来;基本面实际情况或者预期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出现。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智勇/牟一凌 日期:2025-10-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