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迎接“创新为核 扩内需为翼”的新阶段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4 10:51:12
评论:0
一、事件:
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重点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系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点评:
高质量发展成为长期主线。会议明确“十五五”期间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对以往“稳中求进”表述的进一步深化,反映政策重心转向增长质量。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这或意味着宏观政策取向将更注重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而非短期刺激。强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意味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我国政策的核心逻辑由“应对外部环境”转向“内生增强实力”,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关键领域短板,主动强化制度、产业与技术的自主可控,提高国家整体抵御风险和争取主动的能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重要抓手。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取代科技创新成为“十五五”规划首位战略方向,这或表明在过去五年的大国竞争中,制造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与“十四五”时期主要聚焦“补短板、强链条”相比,“十五五”在产业层面的政策更强调技术含量与系统集成度,意在重构产业竞争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战略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标志着科技战略进入了“塑优势”阶段。科技驱动将成为“十五五”的增长中枢,预计将继续强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整体来看,这一战略将深刻重塑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提速,并为资本市场的科技板块提供中长期的估值支撑逻辑。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成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柱。会议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系统勾勒出以“新需求—新供给”双向循环为核心的新发展格局。这表明在“十五五”期间,类似旧车换新、家电以旧换新、生育补贴等贴近民生的促消费政策或进一步出台,消费股的政策预期行情或将较“十四五”时期更加活跃。会议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其重要环节便是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即“反内卷”),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推进,预计这部分内容在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上将得到更为细化的表述和配套实施路径。
市场化机制深化与制度型开放并举。会议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总体来看,这一部分政策导向表明,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迈向制度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完善与高水平开放协同发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增长韧性,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性基础。
国防军队现代化和国家安全被重点提及。会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明确以体系化升级重塑国家安全与国防战斗力的路径。会议强调从能力建设到治理方式、从作战体系到国家安全体系同步升级,构成“十五五”时期国防与军工的主基调。现代化国防不仅关乎军队力量本身,更对“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三、投资建议: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是以科技创新破结构瓶颈、以效率改革对冲内卷压力、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期稳增长。对资本市场而言,这既是产业结构重定价的起点,也是中长期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板块的战略布局窗口。
在中美-马来西亚会晤大概率不会显著升级的背景下,维持指数偏强势不变,建议重点关注科技股内部的切换,核心主线包括中国在全球拥有优势的AI +方向(如机器人、端侧AI、恒生科技龙头等)以及“反内卷”相关赛道(如多晶硅、光伏组件)。
若出现中美关系小概率显著升级,则建议主线由“科技成长”转向“大金融+新消费”,同时结合自主可控主题(如军工、光刻机、国产替代)及稀有资源板块(有色、稀土、黄金等)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
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驰/张文宇 日期:2025-10-24
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重点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了“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系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点评:
高质量发展成为长期主线。会议明确“十五五”期间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对以往“稳中求进”表述的进一步深化,反映政策重心转向增长质量。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这或意味着宏观政策取向将更注重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而非短期刺激。强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意味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我国政策的核心逻辑由“应对外部环境”转向“内生增强实力”,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关键领域短板,主动强化制度、产业与技术的自主可控,提高国家整体抵御风险和争取主动的能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重要抓手。全会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取代科技创新成为“十五五”规划首位战略方向,这或表明在过去五年的大国竞争中,制造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与“十四五”时期主要聚焦“补短板、强链条”相比,“十五五”在产业层面的政策更强调技术含量与系统集成度,意在重构产业竞争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战略支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标志着科技战略进入了“塑优势”阶段。科技驱动将成为“十五五”的增长中枢,预计将继续强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等。整体来看,这一战略将深刻重塑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升级、数字经济提速,并为资本市场的科技板块提供中长期的估值支撑逻辑。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成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柱。会议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系统勾勒出以“新需求—新供给”双向循环为核心的新发展格局。这表明在“十五五”期间,类似旧车换新、家电以旧换新、生育补贴等贴近民生的促消费政策或进一步出台,消费股的政策预期行情或将较“十四五”时期更加活跃。会议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其重要环节便是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即“反内卷”),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推进,预计这部分内容在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上将得到更为细化的表述和配套实施路径。
市场化机制深化与制度型开放并举。会议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总体来看,这一部分政策导向表明,中国经济正由要素驱动迈向制度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完善与高水平开放协同发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增长韧性,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性基础。
国防军队现代化和国家安全被重点提及。会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明确以体系化升级重塑国家安全与国防战斗力的路径。会议强调从能力建设到治理方式、从作战体系到国家安全体系同步升级,构成“十五五”时期国防与军工的主基调。现代化国防不仅关乎军队力量本身,更对“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三、投资建议:
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是以科技创新破结构瓶颈、以效率改革对冲内卷压力、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期稳增长。对资本市场而言,这既是产业结构重定价的起点,也是中长期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板块的战略布局窗口。
在中美-马来西亚会晤大概率不会显著升级的背景下,维持指数偏强势不变,建议重点关注科技股内部的切换,核心主线包括中国在全球拥有优势的AI +方向(如机器人、端侧AI、恒生科技龙头等)以及“反内卷”相关赛道(如多晶硅、光伏组件)。
若出现中美关系小概率显著升级,则建议主线由“科技成长”转向“大金融+新消费”,同时结合自主可控主题(如军工、光刻机、国产替代)及稀有资源板块(有色、稀土、黄金等)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
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超预期,政策变化的节奏复杂性超预期等。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驰/张文宇 日期:2025-10-2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