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公告点评:科技助力供给端 刺激消费稳定需求端 提质增效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10-24 10:51:14 评论:0
  事件

      据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评论

      二十届四中全会(下文称“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十五五”相关内容,通过对比十九届四中全会(下文称“上次会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中长期经济发展走向的启示。一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增速可能处于较高水平,此次会议与上次会议都要求到2035 年人均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未来10 年我国仍需要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二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持续提高,此次会议继续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首位,并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消费在稳内需中具有核心地位,会议要求“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要求“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四是债券市场建设,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或将延续围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维度展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

      此次会议还提到了近期经济运行,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这与今年7 月政治局经济会议定调一致,我们预计年内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不会有很大的调整,尤其是财政可能不会有更多的增量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更多体现,这客观上也要求宏观政策进行一定的应对,考虑货币政策调整更加灵活,我们认为后续货币政策加快放松仍然可期。此次会议还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未来消费仍是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会议还提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也与7 月政治局会议表述一致,化债仍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结合四季度财政对经济支撑减弱,而外需下行风险更多体现,我们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继续放松,而债券收益率有望走出下行行情。

      1、经济发展目标

      此次会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表述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上次会议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表述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可以看到本次会议对“十五五”的定调更强调高质量发展,并且把科技发展提到更加显著位置。

      对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此次会议明确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与上次会议表述一致;此次会议强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延续上次会议表述;此次会议提出“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相较上次会议表述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此次会议新增了对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要  求。2035 年远景目标意味着未来较长时间我国经济仍需较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对GDP 增速仍有较强诉求。考虑人均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指名义美元数据,这也意味着未来维持汇率稳定和促进物价温和增长也是重要目标。

      从经济工作重心来看,此次会议继续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首位,并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此次会议继续强调“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不过具体表述与上次会议有所差别。上次会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且要求“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此次会议要求“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求“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在房地产下行而经济偏弱背景下,此次会议更加突出消费的重要性。

      2、债券市场建设

      对于债券市场建设,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或将延续围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维度展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具体而言:

      科创方面,我们认为债市“科技板”规模或进一步抬升,据央行披露2,自相关政策落地5 个月以来,银行间市场已支持约280 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6700 亿元,在政策引领和支撑下,我们认为未来科创债发行规模或延续积极增长,发行主体或趋于多元化,市场层次或愈加丰富,有效吸引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群体参与到债市“科技板”,同时伴随科创债规模抬升,与科创债挂钩的ETF、债基、理财等资管产品规模有望同步迎来快速扩容。

      对外开放层面,近些年债券市场内外联通机制已有所完善,“债券通”机制进一步优化,“北向通”和“南向通”陆续上线后当前已形成双向开放闭环,叠加“互换通”等制度安排,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的便利度显著提升,同时境内资金全球配置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债市双向开放的推进或有所提速,“南向通”或迎来机构扩容、额度提升等制度优化,回购和衍生品市场也有望加大开放力度,中国债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或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熊猫债市场或迎进一步扩容。

      绿色金融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债券年度发行规模持续保持在6000 亿元以上,稳居全球前三位,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或延续抬升,品种有望进一步扩容,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功能,继续引导资金精准流向绿色发展领域。

      3、会议词频统计

      从词频的角度来看,重点词汇当中,“经济”、“安全”和“科技”等词汇在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下称“本次公报”)和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下称“上次公报”)当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和上次公报相比,本次公报的篇幅明显更为精简,例如前者正文共6100 字左右,而后者正文中关于“五年规划”的部分约4300 字,关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等内容(上次公报中未出现相关内容)约670 字,二者合计约5000 字,明显少于上次公报。在此背景之下,尽管本次公报总字数有所下降,但“产业”的词频仅较上次公报略有下降、“科技”的词频持平、而“民生”和“消费”则高于上次公报,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本次会议对上述领域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风险

      宏观政策超预期。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阳阳/东旭/薛丰昀/陈健恒 日期:2025-10-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