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宏观悖论与社会主义全球化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10-27 15:38:00 评论:0
  核心观点

      引言:任何技术都无法废除《资本论》中利润率下行的长期规律,它只会被掩盖、转移,或以更剧烈的方式回归。

      核心要点:无论AI是否是真正的科技革命,在当前的美国资本主义框架下,它都难以避免地会加剧经济的内在矛盾,要么导致金融泡沫破裂的短期危机,要么走向通缩与社会矛盾激化的长期困境。AI科技革命的最终影响或是推动全球政治经济向社会主义靠拢,社会主义模式在理论上为解决技术革命的分配悖论提供了最彻底的框架,它将分配问题从资本增值的约束中解放出来。

      从《资本论》出发,科技革命是一个通缩过程。资本为逐利而创新,但创新扩散的宏观结果却是利润率下行,这一微观理性与宏观结果的悖论构成了科技革命的内在矛盾。

      科技革命对于需求的影响不确定。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并非简单地毁灭或创造,而是替代、恢复与增强三种效应博弈的净结果,其强弱决定了劳动力份额的最终走向。

      美国的技术进步是从科技到商业模式的进步。战后美国四十年的劳动力份额稳定得益于自动化与新任务创造的平衡,但在全球化之后,技术变革的性质转向了不利于劳动的一方。

      AI革命对于需求的抑制作用目前较为明显。与互联网革命曾提振劳动份额不同,本轮AI革命的特征是替代效应更强而恢复效应滞后,它可能从一开始就直接压制高收入服务业的需求。

      美国AI发展的困境是系统性的。美国欲复制成功经验使AI成为增长新引擎,其前提条件竟是脆弱的“不可能三角”:需要降息、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以及美元信用体系的稳固三者协同。

      如果AI不是科技革命,美国或面临高位反转危机。若AI叙事破灭,高利率环境将刺破由资本开支和预期支撑的泡沫,可能引发资产价格坍塌与全球资本回流逆转的连锁反应。

      如果AI是科技革命,长期科技通缩趋势或在所难免。即便AI是真正的革命,其通过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挤压活劳动的长期趋势,终将使利润率下行规律强势回归,并可能引发资本过剩而消费不足的典型矛盾。

      风险提示:理论框架风险;地缘政治与政策外生风险;技术路径与扩散不确定性 机构: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李浩/李刘魁 日期:2025-10-2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