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点评:“十五五”规划点评报告-“十五五”规划发布,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事件: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明确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点评:
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建议提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该制度设计与《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中“2027年全国碳市场覆盖工业主要排放行业”的目标形成协同,配合强制绿电消费、零碳园区等政策,将显著提升高耗能行业绿电需求,从需求侧解决绿电消纳问题、提升绿电价值,助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零碳园区的建设,将带动园区能源系统改造、节能改造服务需求,相关供能节能综合服务商将受益;传统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碳转向行动,将带来巨大技术改造市场,能效提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装备替换等)、碳捕捉利用与封存作为核心路径,其相关技术设备商、工程服务商将显著受益;同时作为脱碳工具,在交通、工业领域替代需求下,低碳新能源、锂电及氢能产业链将受益。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议提出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政策在明确“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清洁能源满足的同时,重点聚焦电网调节与消纳能力建设,通过“供给扩容+系统支撑”的双轮驱动,来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政策着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智能电网、特高压、储能将受益,尤其是新兴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和主要增量,将迎来快速发展,此外电网灵活性资源建设也将使煤电灵活性改造受益。
整治反内卷竞争持续。建议提到要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加强质量监管,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政策的提及验证反内卷已上升至战略高度,将助力风光储、锂电等行业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摆脱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议提出推动氢能和核聚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氢能作为当前清洁能源体系的关键纽带,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重点聚焦绿氢制取、安全储运和应用场景拓展,旨在为工业、交通及储能等领域提供深度脱碳方案,预计在规划期内将实现成本下降与商业模式突破。核聚变则面向未来,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将为我国未来AI算力、6G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能源供给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助力我国实现建设能源强国与能源安全自主可控的目标,预计可控核聚变相关技术在规划期内有望逐步突破并加速产业化进程。二者有望驱动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投资策略:《建议》作为顶层设计文件,为“十五五”新能源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建议的指导下,我们看好四条主线:1)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主线: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和主要增量,将迎来快速发展;2)节能降碳主线,零碳园区建设与传统行业节能改造,相关供能服务商、技术设备商、工程服务商将受益,同时利好光伏、锂电产业链发展;3)反内卷主线:反内卷持续深化,有利于光伏、锂电相关过剩产能出清,产业链盈利能力修复;4)前瞻产业主线:关注氢能与核聚变等前瞻产业趋势,相关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政策规划布局将有望带动材料、设备等细分环节的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需求端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行业成本/盈利改善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