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十五五”消费再定位,供给升级、服务扩容、需求松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0-30 12:03:50 评论:0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十五五”时期,消费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我们重点解读了四处与消费相关的内容:(7)优化提升传统产业。(9)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15)大力提振消费。(35)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应该在传统产业、服务业、消费、文化四个领域寻找可投资主线。

  传统产业:商品消费供给革命。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文件指出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进行产业有序转移。此前工信部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我们认为轻工、纺织、食品、家电、家具等终端消费品出现“AI+绿色”新品周期,龙头享受升级红利。

  服务业:商品之外的新增量。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监管改革,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扩大优质经营主体,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文件指出“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我们认为养老、托育、社区餐饮、家政、宠物医疗等细分龙头率先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等红利文件还指出,“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我们认为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将催生更多服务型消费,如智能家电企业布局全屋服务。

  大力提振消费:打开需求闸门。大力提振消费段落的首句“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统领性提出"钱从哪里来、怎么稳信心"的问题,是后续所有需求侧放松(汽车、住房、休假、场景等)的前置条件。需求端文件指出“清理汽车、住房等不合理限制性措施”。我们认为汽车、商品房等将进入政策友好期,带动销量弹性。文件提出“带薪错峰休假”,将带动中长线旅游、高端度假酒店、邮轮、房车等消费场景的扩容。

  文化产业:内容赋能消费。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文件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我们认为有利于数字藏品、沉浸式演艺、AI+IP衍生品打开年轻客群,以及线下商业体“文化引流”转化率的提升。文件还提出“提升入境游便利化国际化水平”,我们认为将有利于离境退税行业的发展,高端百货、免税店将有所受益。

  本次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章节,与“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并列,提升了消费供给端的重要性。在提振消费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支出是"十五五"消费政策的最确定现金通道,预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将有明显提升,从而提升消费整体积极性。

  投资建议:1、进行数智化、绿色制造转型和品牌升级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企业,将有望从供给端获取政策红利,从需求端获取更多市场份额。2、服务消费龙头:教育、医疗、养老、文旅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需求扩张,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风险提示:政策拉动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等。


东兴证券 刘田田,沈逸伦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