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产业升级系列报告之二:先进金属材料领航东莞制造业进阶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30 19:04:32 评论:0

  东莞新材料构建先进制造新生态。东莞作为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之一,正积极推进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打造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等新材料重大科技平台,并陆续建立起9个新材料产业园。当下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主要覆盖轻质合金、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及非晶合金,应用方向包括汽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据广东统计年鉴,2023年东莞市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70.25亿元,金属制品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402.36亿元。2024年东莞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627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增加值为353.57亿元,占GDP比重达2.88%,其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6个细分领域已形成超百亿产值规模。

  轻质合金产业正迎来汽车轻量化、工业型材普及双重需求共振。在汽车领域,一体化压铸景气度持续攀升,铝镁合金凭借“轻量化+高强度”特性,既能有效减轻车身重量、满足钢材替代的性能要求,又契合“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纯电与燃油车的零部件轻质合金用量均持续提升,直接拉动需求释放。在工业领域,轻质合金型材凭借一次挤压成型的高效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及导电导热性,应用场景已从汽车延伸至机械设备、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

  硬质合金与高温合金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温合金方面,“两机”专项落地推动航空发动机军民用需求加速释放,国内企业正通过研发攻关突破技术依赖、提升材料质量。能源工程推进带动大功率燃气轮机应用扩容,且国产替代规模化发展将为高温合金注入增量需求。硬质合金凭借高硬度、强耐磨性与韧性,性能优于高速钢且成本低于超硬材料,仍是刀具行业主流选择。综合加工精度、效率与成本考量,硬质合金市场地位暂难撼动,未来需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效率及寿命巩固优势,且国产替代进程亟待提速,以匹配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两类合金分别受益于重点领域扩容与进口替代推进,产业成长逻辑清晰。

  投资建议。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的科研成果在东莞落地转化,开展新材料产业园、新材料创新型企业认定,力争2027年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规模达到2100亿元。东莞将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培育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东莞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境外投资国别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保风险、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实际需求下滑的风险、在建项目进程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莞证券 许正堃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