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周报:资金有望持续活跃 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11-02 23:13:15
评论:0
市场回顾:近期国内外多项重要事件落地:中美领导人会晤后公布经贸磋商成果共识、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发布、美联储如期降息等,A 股市场先扬后抑,全A 日均成交额再度突破2 万亿元,上证指数突破4000 点后调整。
本周主要宽基指数中,北证50 显著领涨,科创50 和上证50 指数跌幅居前。一级行业方面,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钢铁、化工领涨,通信、美护、银行、电子领跌。大宗商品方面,中美缓和预期下CBOT 大豆价格大涨,黄金价格延续回落。
市场展望:资金有望持续活跃,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展望后市,科技成长仍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但部分高位板块筹码的拥挤也可能促使成长板块内部的扩散与轮动。三季报落地后,A 股将步入3 个月左右的业绩真空期,市场重心将更多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交易将回到主题活跃的阶段。从近期A 股成交额、融资余额、私募和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来看,A 股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沛,对主题投资形成有利的流动性支撑。以下几个方面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一、海外方面,美联储10 月如期降息25bp,会议鹰派信号使得市场对12 月降息预期回落。10 月29 日,美联储降息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75%-4.00%,并宣布自12 月1 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 月进一步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表态偏鹰派。鲍威尔发言后,市场对12 月降息预期明显回落,CME 观察显示,12 月降息概率预期从会议前的91%降至63%。预计在政府停摆结束前,市场降息预期仍将反复。
二、三季度宏观偏弱和微观企业盈利改善并存,A 股盈利底进一步夯实。三季度国内经济“供强需弱”,投资与消费走弱使得实际GDP 增速降至4.8%,与制造业PMI 持续低于荣枯线相吻合。但A 股企业盈利环比改善,前三季度全A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2%、+5.3%,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升1.18pct、2.9pct,显示A 股盈利底更为夯实:一是价格环比改善与“反内卷”政策显效、二是资本市场活跃度抬升非银业绩、三是外需与生产端韧性推动高技术制造业盈利上行、四是科技产业结构性高景气,叠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上市公司盈利逐渐企稳回升。其中分行业看,三季度TMT、军工、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景气度向好,地产链、商贸零售、煤炭等业绩增速靠后,指向当前盈利改善具有明显的结构属性。后续随着PPI 增速回正,A 股盈利有望进一步回升。
三、三季度公募对TMT 配置比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筹码集中后预计波动率将放大。三季度以来A 股科技成长板块大涨积累了较多获利盘,期间国内机构资金持续入市,私募基金(华润信托口径)和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均较二季度显著上行。从结构上看,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主要增持TMT、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三个方向,对金融地产、大消费等整体减持。其中,Q3 公募对TMT 板块的配置比例达到32.1%,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5 年12 月最高为32.7%),重仓集中度也环比提升,显示机构对科技成长方向加速“抱团”。短期来看,国内外多项重要利好落地后,资金对高位板块的止盈意愿有所增强。中期看科技成长仍处于牛市窗口期,但筹码的持续拥挤也可能促使短期市场风格的轮动加快。
四、11 月A 股步入业绩真空期和政策相对空窗期,主题交易活跃度将上行。三季报结束后,A 股将步入3 个月左右的业绩真空期,市场重心将更多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资金面来看,从近期A 股成交额、融资余额、私募和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来看,A 股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沛,对主题投资形成有利的流动性支撑。后续可围绕两条主线布局:1)“十五五”规划主题投资,包括新兴支柱产业、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方向;2)事件催化下主题机会,如机器人(特斯拉股东大会将召开、多家机器人企业启动IPO)。
行业配置上,1)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如AI 应用、机器人、储能、国产替代、新材料、未来产业等;2)关注港股创新药对A 股的指引信号。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超预期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立峰/张海燕 日期:2025-11-02
本周主要宽基指数中,北证50 显著领涨,科创50 和上证50 指数跌幅居前。一级行业方面,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钢铁、化工领涨,通信、美护、银行、电子领跌。大宗商品方面,中美缓和预期下CBOT 大豆价格大涨,黄金价格延续回落。
市场展望:资金有望持续活跃,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展望后市,科技成长仍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但部分高位板块筹码的拥挤也可能促使成长板块内部的扩散与轮动。三季报落地后,A 股将步入3 个月左右的业绩真空期,市场重心将更多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交易将回到主题活跃的阶段。从近期A 股成交额、融资余额、私募和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来看,A 股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沛,对主题投资形成有利的流动性支撑。以下几个方面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一、海外方面,美联储10 月如期降息25bp,会议鹰派信号使得市场对12 月降息预期回落。10 月29 日,美联储降息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75%-4.00%,并宣布自12 月1 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2 月进一步降息并非板上钉钉,表态偏鹰派。鲍威尔发言后,市场对12 月降息预期明显回落,CME 观察显示,12 月降息概率预期从会议前的91%降至63%。预计在政府停摆结束前,市场降息预期仍将反复。
二、三季度宏观偏弱和微观企业盈利改善并存,A 股盈利底进一步夯实。三季度国内经济“供强需弱”,投资与消费走弱使得实际GDP 增速降至4.8%,与制造业PMI 持续低于荣枯线相吻合。但A 股企业盈利环比改善,前三季度全A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2%、+5.3%,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升1.18pct、2.9pct,显示A 股盈利底更为夯实:一是价格环比改善与“反内卷”政策显效、二是资本市场活跃度抬升非银业绩、三是外需与生产端韧性推动高技术制造业盈利上行、四是科技产业结构性高景气,叠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上市公司盈利逐渐企稳回升。其中分行业看,三季度TMT、军工、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景气度向好,地产链、商贸零售、煤炭等业绩增速靠后,指向当前盈利改善具有明显的结构属性。后续随着PPI 增速回正,A 股盈利有望进一步回升。
三、三季度公募对TMT 配置比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筹码集中后预计波动率将放大。三季度以来A 股科技成长板块大涨积累了较多获利盘,期间国内机构资金持续入市,私募基金(华润信托口径)和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均较二季度显著上行。从结构上看,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主要增持TMT、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三个方向,对金融地产、大消费等整体减持。其中,Q3 公募对TMT 板块的配置比例达到32.1%,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5 年12 月最高为32.7%),重仓集中度也环比提升,显示机构对科技成长方向加速“抱团”。短期来看,国内外多项重要利好落地后,资金对高位板块的止盈意愿有所增强。中期看科技成长仍处于牛市窗口期,但筹码的持续拥挤也可能促使短期市场风格的轮动加快。
四、11 月A 股步入业绩真空期和政策相对空窗期,主题交易活跃度将上行。三季报结束后,A 股将步入3 个月左右的业绩真空期,市场重心将更多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资金面来看,从近期A 股成交额、融资余额、私募和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来看,A 股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沛,对主题投资形成有利的流动性支撑。后续可围绕两条主线布局:1)“十五五”规划主题投资,包括新兴支柱产业、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方向;2)事件催化下主题机会,如机器人(特斯拉股东大会将召开、多家机器人企业启动IPO)。
行业配置上,1)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如AI 应用、机器人、储能、国产替代、新材料、未来产业等;2)关注港股创新药对A 股的指引信号。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超预期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立峰/张海燕 日期:2025-11-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