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出海的第二波超额
报告摘要:
本周上证指数涨1.21%,沪深300 涨1.32%,中证500 涨1.07%,创业板指涨0.09%,小盘股跌幅居前。本周全A 日均交易额5626.4 亿,环比上周有所上升。
面对9 月初市场再次波动,我们依然坚持“ 双底前的布局期”的预判。从大盘指数层面,我们认为本周美联储降息50BP 落地并未带来基于美国经济衰退的负面担忧,中国资产中港股领涨。美联储降息之后基于外资回流影响对于港股利多更为占优一些,相对港股目前A 股大盘定价仍将以内为主。伴随着最新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再度下探至-7.38pct,我们认为当前A 股大盘指数需要看后续国内的政策应对,双底形态是否构筑成功需要到十一之后才能进一步明确。
1、本周市场最为关注的是美联储时隔四年降息50bp,象征着新一轮降息周期正式开启。在本轮美联储降息附近,除了美股和黄金等利率敏感性资产上涨以外,受益于离岸流动性改善的港股也有明显上涨,且节奏基本和美股保持同步。事实上,我们此前反复强调的是美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仍将围绕“预防式降息”+“衰退式降息”之间反复博弈,但随着博弈次数逐渐增多,波动性也将减弱。
只要通胀中枢下行+预防式降息+美国经济软着陆是主流预期,那么基于美联储降息交易(衰退定价)对于A 股大盘指数负面影响有限。当然,我们认为美联储降息之后基于外资回流的利多逻辑需要观察,目前还不能确定。
2、近期公布8 月主要的经济数据,包括出口、投资、零售和社融等数据。需求端来,看外需维持韧性,而内需持续表现疲软,8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6 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较7 月放缓0.6 个百分点。尽管8 月专项债发行加速,8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5.64 万亿元,同比多增6798 亿元,政府债券融资16130 亿,同比多增4371 亿,是8 月社融的主要支撑项。但8 月财政有发力的迹象对于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居民端和企业端降杠杆进程仍在继续,M1 的负增长进一步加深,M1 同比下降7.3%,较上月下降0.6 个百分点。从本周公布最新的8 月财政数据来看,根据我们国投策略独家特色指标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进行观察,最新值从-5.86pct 再度下探至-7.38pct。
结构上,当前两个抓手很鲜明:一个是高股息核心品种;一个是本轮持续近3 个月的高切低交易,这两个问题在近期我们多次提及。目前交流反馈看,诸多期待年内高股息核心品种存在一波反弹修复,但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下行空间有限+高股息整体分红能力提升存在质疑的背景下,高股息定价由beta 转α的认知已经逐渐形成共识。在高股息分化过程中红利价值指数是最值得关注的红利指数,高股息核心品种主要是以电力+高速+运营商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领域,认为公用事业是高股息最终胜负手。需要提示的是,截止9 月19 日A 股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仍在回落,结构上9 月定价重心应该放在“切低”交易上。关于当前高切低定价观察,我们认为有两条路径:右侧品种是出海+电子+港股互联网(有业绩有产业逻辑且股价相对处于近5 年偏低位置);左侧品种是创业板指+中证1000 指数(等待双底形态确认后,股价处于近5 年超跌状态)。目前,我们建议采取右侧切低布局,并不建议基于政策的左侧交易,更建议观察到政策效果后再布局。
总结而言:2024 年以来,我们提出四种有效投资策略:产业全球竞争力(商用车、船舶、家电、轮胎、光模块、工程机械)、高股息(公用事业(电力)、能源(石化)和高分红消费)、科技股美股映射(光模块+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少量资源股(黄金)。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 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