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出海主题股票池:中企扬帆出海 四大投资机遇

出海主题股票池:中企扬帆出海 四大投资机遇

投资策略 54

  核心观点

      我们从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服务生产建设、提升全球份额四个企业出海的出发点发掘出四大投资机遇:1)优势产业“被动”输出产能仍可走进欧美市场;2)传统产业“主动”向东南亚迁移可提升盈利能力;3)基建出海优势足、空间广,相关行业有望受益;4)海外并购可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跃升。此外,我们梳理出一个有望受益于出海主题的股票池以供参考。

      机遇一:为规避贸易摩擦,优势产业“被动”出海输出产能

    新一届美国大选在即,如特朗普胜选,中美经贸摩擦或将再度升温。回顾2018 年开始美国对华加征的多轮关税,以电机及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是重点征税领域。同时,由于我国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较欧美同类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这也使得欧美对电动汽车、光伏等我国优势领域实施贸易限制。面对贸易壁垒,中国优势产业“被动”出海,通过直接投资建厂、收购等方式,将产业链延长、覆盖到更多国家,在海外布局生产能力,从而达到规避贸易壁垒的目的,经过“跳板”后仍可走进欧美市场。

      机遇二:为降低生产成本,传统产业“主动”向东南亚迁移

    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产业链低端环节的比较优势逐步转向新兴市场,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轻工产业“主动”将部分生产环节向东南亚国家迁移,以求在成本端获取更多优势。除劳动力成本优势、人口红利之外,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速也较快,将生产基地迁至东南亚,生产端与消费端距离的贴近可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更加便捷地服务当地旺盛需求。

      机遇三:为服务生产建设,基建投资出海优势足、空间广

    无论是优势产业“被动”出海,还是传统产业“主动”出海,产能输出的目的地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如东盟、墨西哥等,为了给制造业生产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这些国家的交通物流等基建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比而言,中国基建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合作项目成果丰硕。在中国基建出海的过程中,工程机械、交通装备、基础化工等相关产业有望受益。

出海主题股票池:中企扬帆出海 四大投资机遇


      机遇四:为提升全球份额,通过海外并购拓展当地市场

    在内需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可通过并购海外品牌的方式,在强化消费者对当地品牌认可度的同时,将中国产业链完备、供应链效率高的优势进行外溢,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升全球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行业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海外综合成本高于国内;相关股票池仅代表主题相关性不代表推荐个股。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廖静池/王大霁 日期:2024-10-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