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周报:决断在年末
本报告导读:
政策态度明确,股指底部抬高,N 型中期走势。政策分歧减小,短期股指震荡,年末行情决断。题材余热还在,留意分化降温,宽基大盘更优,中期布局产能触底。
投资要点:
大势研判:短 期行情震荡轮动,股指方向决断在年末。11月3日国君策略提出“不歇脚松劲”,并判断大盘股将反弹。本周沪指上涨5.51%,创业板指反弹9.32%,股市表现总体贴合。本轮行情的关键在于决策层对于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这是逐步重塑长期预期、股市底部抬高与走出中线N 型走势的基石,市场也看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同时,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隐含的潜在地缘冲突风险下降,经贸科技冲突上升的风险,国内政策紧缩既无必要且不现实,内需政策的预期空间打开。因此我们认为,在人大会后政策分歧减小,但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给予对于2025 年的增量政策指引前,市场仍会博弈增量政策预期,推动行情震荡和轮动,行情仍会有上上下下的反复。方向性的决断在年末。政策取向能否从“扩货币”向“扩信用”迈进是行情可否再度推升的关键。
化解债务紧缩为市场重塑长期增长预期和重启信用扩张创造条件。
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中,过去三年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过快和过早的信用收缩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和风偏下降,市场对于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评价升高。因此,大规模的化债举措为经济走出债务紧缩打响了第一枪。本轮“化债”方案,我们的看法是:1)“6+4”万亿的化债安排,前三年每年约为2.8 万亿,约占GDP 总额的2.1%,相较以往财政刺激和化债规模总体适中。2)但此举能够切实减少债务主体的利息支出,也缓解了地方政府“砸锅卖铁”偿还债务本金的现实压力,腾挪出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此外,地方债务风险的释放能够为政府举债、特别是中央政府举债创造空间。对于股市而言,松绑和减负有利于消减市场关于债务紧缩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疑虑,为重塑长期增长预期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时间也有赖于政策进一步发力。
行业比较:把握大盘相对收益,围绕化债内需与自主可控积极布局。
主题推荐:1、特斯拉产业链。受益美国电动化率提升和智能驾驶监管放松预期,看好汽零/机器人/智驾供应链。2、地方化债。方案落地缓解地方支出压力,看好依赖财政支付应收款压力大的市政工程和信创等新质力领域投资。3、珠海航展。重磅新型装备首发,看好总装和无人化/智能化装备产业链。4、冰雪经济。国办印发产业发展意见,普及发展下冰雪场馆设计施工/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受益。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