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策略报告:化债思路根本转变 激发地方发展动能

策略报告:化债思路根本转变 激发地方发展动能

投资策略 75

  报告要点:

      事件:2024 年11 月8 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 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下称“《议案》”)的决议。围绕《议案》,人大常委会新闻办公厅于当天下午4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由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介绍有关情况。

      点评:从2024 年9 月26 日政治局强调“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以来,市场对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着较高期待。10 月12 日,财政部介绍增量财政政策,涉及地方化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地产、民生等多方面,预算额度调整权在人大,财政部虽未透露具体增量政策规模,但释放了后续更多增量政策即将出台的预期。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议案》内容,《议案》审议通过共计12 万亿化债方案支持地方置换隐债:新增地方债务限额6 万亿,2024-2026 年每年2 万亿元,分三年实施;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4 万亿元,2024-2028 年每年8000 亿元;另有2 万亿棚改隐债,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仍按原合同偿还。

      1)从规模上来看,此次化债规模为近年力度之最,监督更细化、更重纪律2015 年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以地方政府置换债化债、特殊再融资债化债、特殊新增专项债等为主要工具的几轮化债周期,本轮不仅运用了已有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用于化债,且新增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本轮化债以债务置换的形式为主,有效控制城投平台融资,发布会明确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全部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

      2)从化债效果来看,作用直接、力度大,地方债务压力减轻超8 成上述“6+4+2”一揽子化债方案协同发力,2028 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 万亿元大幅降至2.3 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 万亿元减为4600 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作用直接、力度大。

策略报告:化债思路根本转变 激发地方发展动能


      3)释放财政政策积极预期:明年更“给力”

      对于后续财政政策的方向,会议释放了积极预期: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给力”的财政政策,并尽快推动在研计划出台。

      首先,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给力”的财政政策:第一,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第二,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第三,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第四,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第五,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其次,对于尚未出台的政策,将尽快推动出台。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隐性债务置换工作,马上启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4)比化债规模更重要的是化债思路转变

      市场此前对化债规模的预期分歧较大,本次除了披露12万亿的化债规模外,更重要的是化债思路发生了根本转变。本次大规模债务置换,对城投进行松绑,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使得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为地方灵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争取宝贵的时间窗口,有助于重启地方政府这台经济发动机。

      本周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美国当地时间11 月6 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赢得本届大选。特朗普竞选期间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其对华政策或将延续贸易、科技领域的强硬立场。11 月7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BP,降至4.5%至4.75%之间的水平,这是继今年9 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 后的第二次降息,降息节奏符合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美联储没有任何预设政策路线,若经济保持强劲,通胀未能落回2%,可以考虑更缓慢地调整政策,并表示大选结果短期内不会影响美联储政策。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作为后续财政政策的参考,外部市场扰动不影响经济平稳运行趋势。总体来看,本次会议明确了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定量方案,规模为近年力度最大,随着化债方案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后续政策节奏上,会议也释放出积极信号,同时透露出后续财政政策将以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作为参考因素。近期,特朗普当选、美元降息等扰动因素频现,增加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虽然短时期内或将对我国稳经济政策落地的时机、经济平稳运行的节奏造成一定干扰,但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平稳向好的趋势。

      内需提振政策后置,后续政策值得期待。本次《议案》重点关注政府隐债问题的解决,内需的政策并未落地,而是放在了对明年财政政策的规划中。我们认为,内需提振政策的后置,或为预防后续外部经济场景波动预留更多政策空间。本周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竞选期间主张贸易保护主义,趋向于实施贸易管制、提高关税、科技制裁等政策,这或将使得明年我国商品对美出口场景面临波动,届时则可相机选择内需刺激政策的力度来对冲不利扰动,更具战略主动性,后续政策值得期待。

      配置方面

      1)强政策筑底,战略看多A 股核心资产。伴随新一轮债务置换开展与存量债务化解,有望重新激发地方发展动能。在国家强货币、强财政、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以及抓住美元降息窗口期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底、信心底、流动性底、市场底完成筑底已成当前共识,A 股资产迎来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以及预期、信心的重构,战略看多A 股核心资产,建议关注中证A100、中证A500 等核心资产宽基指数。

      2)新兴技术、绿色经济和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将从宽松政策和行业底部复苏中受益,科技成长风格特别是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更显敏感。在本轮化债周期中,随着化债方案陆续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将得到进一步缓解,进而将释放更多政策资源、空间和时间精力谋划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建议关注政策导向对市场资金流向和行业配置的潜在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变化超预期。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汤静文/朱定豪 日期:2024-11-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