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点评报告:冷静但不会冷却
市场异动
11 月14 日市场大跌,其中上证指数收跌1.73%,创业板指收跌3.40%。全A 成交额1.87 万亿,近期首次回落到2 万亿以下。行业层面,除银行外普遍,成长科技领跌,其中军工(-3.81%)、电子(-3.75%)、商贸(-3.68%)、通信(-3.59%)、传媒(-3.42%)跌幅靠前。
投资者情绪降温及前期忽视事件的滞后反应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收敛今日创业板和前期强势板块大跌,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个人投资者做多情绪降温、回归冷静。上周初起,市场交易活跃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做多情绪热烈,导致市场无视重大事件的正反逻辑而无差别大涨,如美国大选前预期特朗普败选以及最终特朗普胜选,市场无差别大涨。再如人大常委会决议公布前的高预期以及公布后的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同样无差别大涨等。从前期情绪热烈期间的行业表现看,11 月4 日至11 月11 日,成长科技、情绪品种涨幅靠前、消费品和周期品涨幅居中、红利资产涨幅落后,市场以中小微盘风格领先。而随着当下个人投资者做多情绪逐渐降温,市场成交量回落加以佐证,同时也使得市场表现与前期情绪热烈期间完全相反,今日成长科技、情绪品种、中小微盘等强势风格板块跌幅靠前。二方面,个人投资者情绪降温的重要环境在于市场进入政策事件的冷淡期。上周作为国内外事件密集发生的超级周,主题催化机会众多与个人投资者情绪热烈相得益彰,而当下将进入到一段时间的政策事件相对静默期,主题炒作机会减少。三方面,前期重要事件的滞后反应。包括前期市场无差别大涨中忽视的特朗普当选(“特朗普”交易在全球反应的同时A 股独善其身)、人大常委会政策并未超预期、台积电和韩国对先进制程芯片暂停供应以及近期特朗普密集任命鹰派官员等。
冷静而非冷却,不存在市场拐点性的风险,等待宏观政策预期再起。短期市场可能进入冷静期,这是相对前期市场的火热情绪相对而言。但冷静不等于冷却,从中期维度考虑,市场仍存在支持:一是前期政策效力逐步显现,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10 月PMI 和高频数据边际向好。二是宏观政策继续落地发力,包括化债、房地产降税、金融数据改善等。三是市场对明年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力度的预期有望逐步抬高,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市场风险偏好大概率将经历一轮提振。市场重新上涨的契机重点关注宏观政策预期改善。
成长科技交易过热现象逐渐降温,景气消费品有望成为轮动接力方向第一条主线是有景气或潜在政策支撑且存在补涨逻辑的部分消费品,可能 成为轮动接力的行业,包括汽车、家电、医药、农牧。这些方向在本轮上涨行情中明显滞涨。其中家电、汽车有政策支持预期。医保基金压力缓释有望带来行业估值修复。生猪板块有望反复呈现阶段性机会。
第二条主线是宏微观流动性改善、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且存在较多催化剂的科技方向,该主线短期有调整压力,但中期作为最主要最频繁机会演绎主线不变,包括电子、通信、电新、军工。
风险提示
政策速度力度、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市场一致性行为加剧波动;美国鹰派风险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