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释放长期投资价值:资管行业ESG尽责管理发展

释放长期投资价值:资管行业ESG尽责管理发展

投资策略 41

  尽责管理:兴起与发展

      源自公司治理领域:以尽责管理为导向的职业经理人将支持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企业活动,既履行对股东的信托责任,也使其他利益相关方受益。该理论发展过程中,与ESG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联系日益密切,“ESG尽责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

释放长期投资价值:资管行业ESG尽责管理发展


      推动可持续投资发展:尽责管理策略的定义为“机构投资者对当前或潜在的投资对象/发行人、政策制定者、服务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施加影响力,实现整体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包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资产的价值,而其收益以及客户和受益人的利益取决于此”。2022 年全球五大市场尽责管理策略规模超过8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可持续投资的主流策略。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机构对尽责管理守则实施的推动、机构投资者对该策略可行性与有效性的认可、企业ESG管理和信息披露实践提升使尽责沟通具有良好基础。

      资管行业ESG尽责管理实践

      机构投资者ESG尽责管理框架:一般流程包括确定目标与战略,考虑尽责管理优先级,前期准备阶段,参与、投票或升级,信息披露五个步骤。尽责管理通常与股票投资相联系,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资产类别。

      尽责管理与行业ESG分析框架的整合:基于投资者寻求自身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我们提出了以“财务重要性”为纽带对尽责管理与行业ESG框架进行整合的方法论,整合后形成尽责管理议题清单——包括行业分类标准、ESG重要性议题和对应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在进行具体的参与或投票行动时,还须体现公司特征与结合近期ESG趋势。

      特定ESG议题的尽责管理:气候转型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关注度促进了气候联合参与平台的发展,推动行业建立与净零转型目标相一致的低碳转型计划,通过金融资本驱动减少产业链及价值链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针对气候转型议题,我们参考披露指南与资管机构气候参与实践资料,提出了以“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为框架的气候转型沟通问题清单。

      思考:我国需要怎样的ESG尽责管理指南?

      我国尽责管理现状:近年来,我国立法机构与行政监管机构针对公司治理和投资管理持续完善标准建设,国务院、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发布多项指引,促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投后管理,行使股东权利。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就ESG话题进行沟通的现象增多,其交流事项仍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可持续信息层面。不过ESG尽责管理尚未大范围普及,政策侧与市场端仍处于酝酿与起步阶段。

      对尽责管理体系发展的思考:从海外较为完善的尽责管理体系建设过程来看,监管机构的引导和市场的认可参与均不可或缺。一般而言,监管机构在推动尽责管理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提供尽责管理体系的根基与框架;市场认可和参与是重要环节,使尽责管理切实落地。从国内金融监管框架与资本市场特征来看,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要求、双碳战略目标与机构投资者影响等多个角度都体现了尽责管理对资管行业的积极影响。尽责管理若在国内系统性推进,对资本市场参与方而言机遇和挑战将并存。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潘海怡/刘均伟 日期:2024-11-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