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战略数据研究:中证红利迎来年度调仓 红利主题产品化进程如何?

战略数据研究:中证红利迎来年度调仓 红利主题产品化进程如何?

投资策略 41

  红利指数即将调仓有哪些变化?

      行业分布:【银行+煤炭】的结构不变,仍是金融周期红利代表性组合。参考中证红利指数的编制规则,按照测算的预估权重与当下成分股权重占比比较看,入选的银行股数量增加主要是城商行、农商行板块,但是根据股息率进行再平衡后行业整体权重或略有下滑。

战略数据研究:中证红利迎来年度调仓 红利主题产品化进程如何?


      红利特征:股息率大幅增厚,总市值进一步抬升。拟定纳入的成分平均股息率为5.31%高于最新截止日(2024-12-06)中证红利4.98%的静态股息率;纳入个股整体市值相较于剔除成分也有所抬升,最新成分股在大、中市值范围内成分数量有所增加,50 亿市值以下个股数量减少。

      收益特征:成分调整后纳入个股相较剔除有持续超额机会。指数调仓的正式实施阶段则为2024-12-16 日往后,不同于其他重要指数,中证红利以基本面而非市值的衡量标准使得一般实施后纳入成分相较于剔除能够维持较长周期的超额收益表现。

      红利产品化进程持续推进

      从产品化程度上看,统计主动管理、指数及指数增强、ETF 及联接三类红利主题产品,当下总规模超2000 亿元,ETF 及联接类占比接近一半;今年新增红利产品达高峰,尤其是主动管理类红利产品今年新发数量达到33 只。ETF 及联接跟踪指数分类结构上看,跟踪红利低波、上证红利、中证红利规模相对较大。

      主动VS 被动,红利能否做超额?将红利主题主动管理类构建FOF 组合与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进行比较,2010 年至今,主动管理产品能够在2016 及2019-2020 年阶段跑赢指数,2021 年下半年普遍出现较大回撤,近三年来整体无超额收益,即当市场风格比较极致偏向于红利时,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较大,但是其配置灵活性会使得红利风格势弱震荡阶段获取更佳收益回报。

      主动VS 被动,机构配置偏好哪类红利?从持有者结构的角度看,红利ETF 是机构配置类品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红利低波类产品,持有人结构中超过90%为机构持有者。对比来看,主动管理红利主题产品中,机构持有份额数为54.67 亿份,个人则有127.36 亿份。机构配置相对更为倾向于被动型产品,被动内部又以红利低波类占优。

      风险提示

      1、本文统计均是基于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表现;2、政策不达预期风险;

      3、本文统计的产品名单是根据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基金合同投资范围等界定,可能存在基准和投资范围变化风险;

      4、统计误差风险。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洁敏 日期:2024-12-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