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聚焦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 推动全面改革与创新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2025 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政策举措。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在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内部挑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出较为积极的经济走势。这一结果离不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精准施策。会议充分展示了党和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应对策略,反映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思考与政策方向。
总结2024 年经济工作,确认经济长期向好趋势首先,会议回顾了2024 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成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势头,尤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党中央提出,在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
但会议也客观指出,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经济运行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一步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层次问题。面对这些压力,党和政府强调,不能忽视困难,但更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持续发掘内部的增长动能和结构性优势。因此,政策实施的核心要义在于,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稳住经济基本面,同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稳增长与转型并行
对于2025 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任务。首先,会议要求“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没有改变。稳增长依然是2025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稳中求进并非简单的追求增长,而是要通过稳健的政策和结构性调整,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除了短期经济刺激政策,还要注重中长期改革政策的落地,推动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增长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在此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包括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相匹配。这一举措特别强调通过财政赤字率的提升、超长期债务的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使用等方式,积极调动市场和社会资本,推动国内需求的扩展。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为经济提供更充足的流动性,稳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创新驱动的核心地位,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等方向将成为未来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绿色产业领域的持续投入,将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会议指出,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一战略部署突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和旧动能的更新换代,强调发展质量而非单纯依赖数量增长。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
深化改革是确保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会议特别强调,明年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尤其是在资本市场、财税体制、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
同时,会议也强调了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外贸、外资、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拓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经济稳定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是会议提出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全局,会议强调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城市更新、降低物流成本等专项行动,缓解房地产领域的压力。此外,对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会议强调要稳妥处置,确保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推动城乡融合与社会稳定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议还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强调要通过实施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就业支持政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在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都市圈和超大城市的治理水平提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上有何亮点?
在宏观政策上,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跨周期与逆周期结合,提出“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财政赤字率的提高、超长期债券的发行和降准降息等措施,既保障短期经济稳定,又注重中长期内生动力的增强。相比往年以稳增长为主的单一政策调控,今年的表述更注重政策协同,通过多维度的政策组合,提升经济调控的系统性和精准性。
在科技创新方面,今年首次提出要通过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未来产业,明确加快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同时,鼓励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与以往强调创新驱动整体发展的表述不同,今年更加聚焦“未来产业”这一概念,明确提出科技与资本市场深度结合,旨在抢占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在扩大内需方面,今年的会议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首次强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并聚焦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场景的升级。与以往拉动消费需求的传统政策相比,今年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提升,通过消费场景的优化与设备更新,既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又推 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开放合作领域,今年的表述不仅涵盖传统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还首次提及数据跨境流动、外籍人员来华堵点问题,并强调推动加入CPTPP 和DEPA。
这一转变将开放政策从传统经济领域延伸至数字经济与规则对接,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经贸格局中塑造规则、引领开放的战略目标。
在风险防控方面,会议针对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问题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解决路径。明确“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推动市场平稳发展,同时强调“统筹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与稳定发展”。相比以往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笼统表述,今年更加强调精准施策和区域协同,特别是在高风险领域的分层分类治理。房地产市场政策从以往的“房住不炒”逐步转向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与转型优化。
今年会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并明确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具体措施,同时支持改善型住房消费。这表明政策正在从单一调控转向对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全面规划,房地产市场正被纳入推动内需扩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
绿色发展依然是今年会议的重要内容。相比往年集中于环保减排的政策,今年提出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深度融合。这不仅体现了对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视,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创新。
风险提示: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存在滞后性、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关系格局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