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资产配置系列(十七):国信多元资配体系2025
A股投资范式的切换
欲善其功,先利其器。在通过涵盖困境反转、主题投资、核心资产等十余篇策略实操体系的打磨后,一个摆上台面的问题即何时该采用何种投资方法论。
中美股市的分化:风险情绪起主导作用
情绪面是两国股市背离主因:情绪面而非基本面、资金面因素是A股和美股2023年以来背离的重要原因。
商品定价逻辑:铜油四象限
供给驱动是2024年初以来有色上涨的核心原因,避险情绪是贵金属的上涨根本原因;? 从基本面角度,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经济更强时(23H2以来)美元和商品可以同涨。
情绪面的度量:基于改良版调整市盈率&股债性价比
进一步地,我们按照如下方式对各指数进行打分排序:总分=ERP历史分位+(1-市盈率历史分位);
按照最新的择时信号,2025年宽基指数的适宜顺序依次为:沪深300>中证800/上证50>中证1000>中证500。
2020-24自上而下配置思路并未失效,而是核心矛盾变化后需迭代
自上而下的配置思路依然有效:货币到信用传导时差(2020)—信用到利润传导梗塞、增收不增利(2021)—民企盈利预期不强、实体部门惜贷(2022)—美债利率压制估值(2023)。
2023年一来,美债高利率压制流动性决定A股走势:国内基本面的分子+美债利率的分母,情绪的因素很难用资产配置框架来解释,但归根到底情绪还是对基本面的预期交易。
全球博弈格局下,关注财政+美债利率体系
美国大选+财政工具的不同组合场景下,股市走势前瞻:
美国大选通过影响美债利率,进而传导至国内股市分母端;
国内财政方向为股市盈利提供指引。
国内财政宽松叠加海外美债利率高企的前景下,A股反弹或将延续:
历史上,财政宽松和美债利率上行阶段国内股市胜率较高(59%);
权衡来看分子端盈利(财政力度)的潜在利好超过分母端估值(美债利率)的压力。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冲突尚未缓解;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节奏和幅度不确定性;
?欧美推行逆全球化对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压力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