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AI策略(一):用AI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AI策略(一):用AI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投资策略 34

  AI 时代已至,科技革新催生全新投资机遇,投资研究范式经历深刻变革。迎接技术赋能的新纪元,中金大类资产团队重磅推出AI 策略系列,以前沿科技为基石,打造全新投资方法论,探索智能化投资的无限可能。AI 策略第一篇报告,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AI 视角解读年度政策思路的重磅风向标。

      AI 方法论:从政策文本到数字信号。人类分析师的常规政策解读方法为圈定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与上一年关键词句对比,判断政策方向与强度。AI 则可以从当期与历史上政策文件中的所有文本中全面提取信息,遵循一致的评判原则,打破人类记忆极限与主观判断局限性。更为重要的是,AI 解读可以把政策表述具象化,把文本信息转化为可追溯的数字时间序列,易于追踪理解,提供量化信号。举例来讲,我们让AI 从会议文件中提取与“稳增长”相关的文本,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稳增长”政策过去几年积极发力。政策信号更积极时,股市上涨空间更大,利率下行更少。理解政策文本,需要AI 与人类配合协作,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使用AI 大语言模型首先分析会议通稿的文本结构,识别出2011-2024 年文本中各个段落的中心主题。让 AI 精读每个主题的每一句话,对句子含义的情绪进行统一打分。为了让AI 能够理解政策的微妙变化,我们对每类主题提供了大量例子进行微调。例如当判断宏观政策的积极程度时,我们对AI 进行如下提示:(1)如果政策整体方向偏积极,且语义暗含政策要加力,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等,那么对应打分为3 分;(2)如果政策整体方向偏积极,但没有明显强调政策力度,而是强调政策要“适度”、“精准”、“提效”,那么对应打分为2 分;(3)如果政策方向偏紧缩,语义暗含要紧缩财政,或收紧货币,如“管好货币总闸门”等,那么对应打分为1 分。对于会议文本中列举的具体任务(如“科技创新”、“扩大内需”等),如果该任务所在的文本位置越靠前,表明政策重视度越高,我们进行相应加分。最后,把每个句子的情绪打分按照篇幅加权,得到各个主题对应的综合情绪指数(图表6)。

      AI 主题分析:政策主题应时而变,与时俱进。会议文本按主题分为“宏观政策”、“对外开放”、“防范风险”等14 个主题,主题篇幅变动与中国经济形势变化与政策指引密切相连(图表6)。2015-2016 期间“供给侧改革”成为全国经济的工作重点,“结构性改革”篇幅明显扩张。2020 年以来全球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文件在大方向上的指导更多,“总体理念”主题的篇幅增加。“宏观政策”的讨论篇幅近年来逐年增加,且情绪上更积极,反映为了应对内外挑战,“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更加给力。对于每个主题的具体内容,我们让AI 把2024年与前一年的会议文本对比,发现2024 年政策在总体理念上更重视实操和短期目标,新增对楼市股市稳定的关注,并明确为“十五五”打基础;在宏观政策上的表述较2023 年更为积极和具体,财政政策强调“更加积极”和“提高财政赤字率”,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并新增“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措施;重点任务中,“扩大内需”任务从去年的第二位提升至第一位,更强调提振消费和投资效益,新增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多元化消费场景、城市更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措施;会议对“资本市场”主题的着墨篇幅也有提升,强调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吸引社会资本,深化投融资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图表5)。

      AI情绪分析:政策定调实事求是,精准前瞻。不同主题的篇幅占比更多反映政策对某一领域的关切程度,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例如,有些政策任务虽然着墨不多,但表述非常积极,重要程度不亚于篇幅较长的政策主题。因此,我们用每个主题的篇幅占比与主题平均情绪指数相乘,对每个主题得到一个综合情绪指数,衡量政策定调的积极程度更为准确(图表6)。对于部分主题,主题篇幅与综合情绪指数的信号基本一致。例如近年来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明显加强,2015-2016 期间对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对于另外一些主题,考虑到情绪变化后也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尽管“扩大内需”过去几年的篇幅变化并不大,但综合情绪指数显示政策定调更为重视。我们发现政策定调的积极程度与经济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会议会更多强调稳增长,表现为GDP增速越低,“扩大内需”情绪指数越积极(图表7)。

      当外需下降时,会议也会更多强调“对外开放”,来稳定出口(图表9)。在会议文本讨论具体工作部署之前,会对明年形势提供预判。我们发现会议对“明年经济形势”的预判和实际经济走势往往高度相关(图表10),意味着会议对未来经济形势判断具有较好前瞻性。

AI策略(一):用AI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资产启示:在会议召开之前,股市往往提前计入会议的乐观预期。我们复盘了2010 年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大类资产的表现,发现在会议前两周,市场情绪相对更加积极,沪深300 走势中位数窄幅震荡、十年期国债利率走高、商品上涨、人民币走强(图表12)。会议召开后,股市的表现会受到会议通稿内容表述情绪的影响: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对会议政策通稿的表述反应更快。会议政策表述整体越积极,会议后1 周利率下行幅度越大(图表13),而股市的表现和会议政策情绪的正相关性在会后3 个月内维度更稳定(图表14)。风格上,政策总体表述越积极,股市大盘、成长风格的表现相对占优。分主题来看,会议越强调科技创新,科技股表现越好(图表15);会议越强调扩大内需,消费股表现越好(图表16)。

      风险提示:大语言模型的判断受训练数据和算法限制,在特定条件下(如数据稀缺、语境复杂)对文本的判断可能不准确,其分析结果仅作为参考,无法替代专业投资分析,投资者在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昭/杨晓卿 日期:2024-12-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