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策略周报:宽松政策信号继续加码

策略周报:宽松政策信号继续加码

投资策略 30

上周A股区间震荡,内需消费和AI概念领涨。海外方面,美国失业率小幅回升和服务通胀有所降温继续支持12月降息,但新增非农就业韧性和整体通胀粘性扰动2025年降息预期,上周10Y美债利率再度回升到4.4%,美股三大指数在高位震荡。国内方面,11月通胀、外贸、金融数据延续结构性回稳,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释放积极信号,上周A股日均成交回升至1.93万亿元,小盘风格相对占优,政策支持的内需消费和产业端有积极进展的AI概念领涨,商贸零售、纺织服饰、社会服务、传媒等行业平均涨幅在4%-6%。

    海外方面,市场交易美联储12月大概率继续降息,地缘冲突再添扰动。一是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发布后交易员加码押注12月降息,美国11月新增非农就业22.7万人,失业率上升0.1pct至4.2%,基本符合预期;11月CPI同比2.7%、环比0.3%,均如期小幅回升0.1pct,服务CPI同比边际回落0.2pct释放积极信号。两项数据发布后市场交易12月继续降息概率均有提升,截至12月14日,CME利率期货定价12月降息25bp概率为94%。二是国际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中东冲突不断,叙利亚政变后前景不明;俄乌冲突再升级,泽连斯基拒绝停火协议。

策略周报:宽松政策信号继续加码

    国内方面,政策积极加码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和全方位扩大内需,中债10Y国债利率降至1.78%。一是化债和稳楼市政策效果显现、基本面延续结构性回稳,化债影响下11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增、M1同比降幅加速收窄至-3.7%、社融口径政府债同比多增部分抵消企业贷拖累,地产政策影响下11月居民中长贷延续同比多增669亿元;相比之下,11月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2360亿元,并且,11月CPI当月同比继续回落0.1pct至0.2%、PPI同比下降2.5%、进口额同比降幅扩大1.6pct至-3.9%,显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存。二是重磅会议定调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全方位扩大内需,12月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时隔14年重回“适度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等;对于明年工作任务,首位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包括“两新”政策扩围实施、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投资端要提高投资收益、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二是持续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提到要稳住楼市股市,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外贸、稳外资等;具体方案仍待明年全国两会。

    资本市场方面,个人养老金全面扩容进一步拓宽增量资金入市渠道,证监会表态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一是人社部等五部委发文明确12月15日起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新增国债产品,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产品名录,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覆盖近20只宽基指数,包括沪深300、中证A5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宽基指数以及红利等风格策略类指数,长期有望促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并为市场引入更多资金。二是证监会12月14日召开的党委会议强调要突出维护市场稳定这个关键,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推动改善公司治理和价值创造能力,督促落实市值管理责任等。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随着积极宽松政策加码,市场资金热度有望维持,中期震荡向上保持不变,阶段性防范外部风险对预期的扰动。结构上,继续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包括以新质生产力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相关机会。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伟/陈骁/张亚婕/郝思婧 日期:2024-12-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