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A股策略:如何看待当前红利风格?

A股策略:如何看待当前红利风格?

投资策略 37

  中期A股红利资产可能更多体现为阶段性、结构性机会近期伴随红利相关利好政策出台叠加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红利风格再度引发投资者关注。资产表现上,12 月初以来中证红利上涨1.5%,略好于同期沪深300 指数有1.2%的超额收益。往未来看,结合我们此前发布的A股2025 年度展望《已过重山》,伴随投资者风险偏好中枢抬升,且分母端(利率环境为主)过去三年对红利风格的支持在资产价格上已有所体现,A股红利风格在中期维度(未来6 个月至一年)可能不同于以往的整体性、趋势性机会,但仍有望有结构性、阶段性表现。

      近期以下因素带来红利风格关注度提升:

      债券收益率持续下移。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叠加此前11 月财政化债等相关政策落地,近月来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截至12 月20 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7%,一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为2009 年以来的首次。伴随利率中枢持续下移,红利资产相应关注度提升,截至当前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5.31%,按股息率衡量的股债相对吸引力仍处于历史高位。

      相关政策支持。12 月17 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1,《意见》表示,中央企业要引导和推动控股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通过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等方式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获得感。12 月17 日晚间,中国结算发布的《关于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2称,自2025 年1 月1 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0.5‰。

      收取分红派息手续费,手续费金额超过150 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我们认为上述相关举措出台落地,有利于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尤其是国央企的分红力度。

      偏好红利配置的机构投资者仓位可能仍有提升空间。截至三季度保险持有股票及证券投资规模增长至4.1 万亿元,为2013 年数据公布以来新高,仓位环比上升0.54 ppt至12.8%,当前险资仓位刚回到历史均值附近,结合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仓位可能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有望对红利风格继续有资金面支持。

A股策略:如何看待当前红利风格?


      前期相对跑输后,红利风格相较A股其他资产估值性价比有所抬升。924 行情以来,A股资产估值整体上行,沪深300 指数PE(TTM)从10.9x抬升至12.7x,但中证红利指数PE(TTM)仅从6.8x抬升至7.3x,上行幅度相对有限,估值性价比有所回升。从历史纵向维度来看,当前中证红利市盈率处于近五年62.4%分位数,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如何进行红利风格配置?

      我们此前提出,伴随红利风格近三年已累计较多相对收益,个别传统红利公司的股息率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风险补偿不足1%,同时基本面预期分化也带来不同类别红利股票业绩和分红预期的分化,过去整体性的上行行情或难持续,红利风格内部分化将成为未来重点,板块分类对于目前的分化行情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红利板块分为自然垄断红利、资源红利、泛消费红利、金融红利,四大红利板块呈现差异性较高的基本面、分红和股息率特征,具体分析可见《红利风格分化中何去何从?》。

      中期我们推荐关注以下偏红利领域:1)央企红利,重点关注电信、公用事业等,以及金融红利板块。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落地,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持续更新,加大股东回报、提高分红频次和比例成为重点关注领域之一,相关央国企高分红公司有望受益。同时险资等主要增量资金也更为偏好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传统央企及金融红利板块。2)股息率提升、兼具成长属性的新型红利,重点关注泛消费红利。泛消费红利行业基本面受经济周期影响,今年以来对基本面预期阶段性回落导致分红不确定性上升,股息率风险补偿走高,部分龙头公司的股息  率达到5%以上。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仍具备较高的稳增长政策预期,资金面相对活跃,具备一定弹性的高分红泛消费红利板块攻守兼备,有望出现相对表现。

      A股周度市场回顾(2024 年12 月16 日至12 月20 日)市场表现:震荡盘整,交易边际降温。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上证指数下跌0.7%,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 下跌0.1%,成长风格有所分化,创业板指下跌1.1%,科创50 上涨2.2%,中证红利下跌0.7%。成交层面,投资者情绪边际降温,市场日均成交额约1.5 万亿元。行业层面,本周通信、电子、银行领涨,房地产、综合、建材领跌。

      近期关注以下进展:1)11 月部分经济数据公布。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1%。1-11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4%。11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2)国家统计局70 城房价数据公布。11 月,70 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明显增加,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比上月增加10 个,二手房价上涨城市比上月增加2 个。同时,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跌,二手房价格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幅均收窄。3)个人养老金制度从12 月15 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目前个人养老金每年的缴存上限是12000元。这部分钱转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后,在第二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可以进行扣除。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3。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做好2025 年“三农”工作,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5)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七次会议4。双方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国际金融治理、证券与资本市场、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沟通。6)海外方面,美联储如期降息25 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5%至4.75%降至4.25%至4.5%。最新出炉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大幅上调未来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的中位数,对明年和后年的通胀预期也显著上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不再紧缩的政策会让美联储进一步调整利率时更加谨慎。

      行业配置: 1)景气成长:锂电、军工等高端制造,以及半导体、消费电子、通讯设备等科技硬件。2)供给出清:工业金属、油服工程、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商用车、白色家电、轨交设备、通讯设备、通信服务和铁路公路等。3)韧性外需:电网设备、商用车、白色家电等。4)化债:建筑国央企、政务信息化公司及部分to G业务占比较大的计算机公司等。

      近期关注:1)国内经济数据;2)稳增长政策进展以及落实效果;3)海外宏观政策和地缘局势。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求索/黄凯松/李瑾/魏冬 日期:2024-12-2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