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守好高股息之盾 在成长和顺周期之矛中寻新寻低
大势研判:站在当下,展望未来短期:1、根据前期10.13 提出的中短期震荡区间逻辑(下沿为10.8 高点回落15%左右,上沿为回落后低点上方10%空间),未来短期(1 个月)该震荡区间依然有效。2、根据短周期情绪指数体系:上证指数上周成功构建底部,并在整数位附近构建上行平台,等待时机再次出发,需要观察12.30-12.31 能否放量并进一步上行,如果出现这样的场景,科创50 和创业板将出现明显反弹,带动各指数向12.10 高点进发,如果没有放量,市场将窄幅震荡,进行板块与个股的轮动。展望未来中长期,坚定信心,下有底不悲观,上不宜过快。维持震荡慢牛预期。
宽基层面:市场如期走出跷跷板形态的轮动行情,并从日历效应看,12 月最为占优的指数是沪深300,最为占优的行业是消费与银行等板块,背后的逻辑是对第二年政策预期下的估值修复与业绩真空期下银行板块分红的确定性收益。沪深300 完成了反弹进入博弈阶段,下周上证50 有望延续上行强势,沪深300 走入12 月尾声需要选择方向,小盘3 个指数(中证1000与中证2000 以及微盘指数)完成了风格切换的调整需求,进入盘整阶段,将在1 月选择方向,未来2 个交易日继续做高低切与再平衡,指数有望在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走出上行形态形成所有指数共振上行的结构,打开12.26-1.10 的跨年行情。
风格和行业配置:短期大势维持区间震荡预期,高股息和热门主题轮动表现,短期赚钱效应强动量持续性降低。高股息短期月度级别具备一定的稳健性和相对性价比,但季度以上大级别持续超额机会尚未来临(综合考量宏观环境、大势位置、情绪周期、政策周期、历史特征等因素);科技成长,前期新产业趋势带来了大幅超额,导致短期仍具备情绪和筹码消化需求,但后续短期还有零星细分机会,中长期依然还有大机会,因此仍值得继续挖掘“新”和“低”;消费类顺周期,前期内需消费政策带来估值快速提升,短期自然面临正常消化预期,伴随3 月份政策进一步催化预期,未来春季仍有反复机会。
因此,预计春节前某一风格或行业较难走出月度级别的持续超额,预计高股息和主题依然维持交替表现的轮动态势。未来月度应放低行业大β预期,不断做好高低切换和风格(成长、顺周期、高股息)再平衡,来稳健应对波动,并多把精力放在个股α的挖掘上以及2025 预期方向的逢低布局上。根据行业配置综合打分框架体系,短期排名靠前的行业依次为:公用事业、社会服务、交运、医药(政策触底,偏中期)、煤炭、商贸零售、传媒、农林牧渔、计算机。亦可看出短期风格适度均衡略偏高股息。2025 配置逻辑:基本面改善、供需结构优化、产业进程新突破新需求的方向。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环境恶化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