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内需增量:发挥最低工资的“灯塔效应”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7-17 17:17:59 评论:0
  最低工资制度可以发挥增加居民收入的“灯塔效应”,不仅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也会对高于最低工资线的群体起到溢出效应,从而起到“扩中提低”的增收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较快的时期,我国整体的劳动报酬比重也会较快上升。我国最低工资增速最快的是“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3%左右,这也是我国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提升最快的时候,2010-2015 年提高了2.7 个百分点。2015年后,随着最低工资增速的下降,居民劳动报酬比重的升幅也有所放缓,2015-2020 年仅提高0.8 个百分点。

      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来增加居民收入,是促消费和反内卷的破局之道。今年3 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上半年多地大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如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青海,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上调7.6%-14.2%不等。

      参考国际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是参考“十二五规划”,设定最低工资增长目标,适度高于经济增速。“十二五”期间我国最低工资的量化目标是: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十二五”后没有再制定最低工资增长目标,“十五五”期间可以再次设定量化目标。

      二是采取分类的最低工资制度,将行业、职业、技能等因素纳入最低工资的考虑标准。通过差别化的工资信号引导劳动力流向社会真正需要且价值被认可的行业和职业,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虽然分类设定本身不是直接实现多劳多得,但它比“一刀切”的最低工资更能体现不同工作的内在价值差异。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最低工资标准都考虑了行业职业和技能差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52%的国家采用单一最低工资制度,48%的国家采用多元最低工资制度,其中只有4%/48%的国家没有考虑行业职业和技能差异。

      德国的案例可以借鉴。德国既有全国统一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针对特定行业,也有集体协商产生的最低工资标准。2025 年,德国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为12.82 欧元/小时;但是针对另外9 个行业职业,专门设定了13-20.86 欧元/小时不等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教育从业者的最低工资是19.37 欧元/小时,护工是15.5 欧元/小时,电工是14.41 欧元/小时。

      风险提示:(1)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最低工资增速有不同的宏观环境跟政策考虑,历史比较时应注意风险;(2)不同国家的最低工资制度,在细节方面差异较大;(3)政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占烁 日期:2025-07-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