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需求修复仍需政策加力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3 22:56:06 评论:0
  摘要:

      GDP:实际偏强,名义偏弱,供需错配未解。 二季度GDP 同比增长5.2%,名义增速3.9%,平减指数-1.3%。实际增长偏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耐用品消费持续放量;二是“设备更新改造”政策下,设备工器具投资高增;三是“抢出口”叠加“抢转口”,外需景气较高。但名义增速偏弱,价格水平偏低,指向供需错配的情况仍有待改善。

      生产:工业高增动能放缓,服务业稳定增长。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8%,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长,主因出口总体较强,出口交货值增速较高。但6 月环比增速低于季节性,或指向出口“抢单效应”边际减弱,外需对工业拉动减弱,从结构上看,一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关税政策扰动影响,产出增速放缓,反映市场对出口预期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新质生产力趋势推动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服务业增长稳定,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增速为5.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较快。

      投资: 基建、制造业、地产均回落。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2.8%,较一季度放缓。基建方面,广义基建累计增速8.9%,狭义基建累计增速4.6%,较一季度下降2.6pct,主要受水利、公共设施投资放缓拖累;制造业方面,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7.5%,较一季度下降1.6pct,主因利润承压下企业扩张意愿低迷:固定资产扩建投资同比增速-4.7%,较一季度大幅下降16.0pct。结构上看,设备工器具购置维持高增,指向政策补贴仍具支撑力。分行业看,航空航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计算机投资增速较高。地产方面,6 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2.9%,累计增速-11.2%,降幅进一步扩大。资金端看,二季度地产资金到位增速为-6.2%,主要受个人按揭贷款和定金拖累;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累计增速分别为-3.5%、-5.5%,进一步回落。地产走弱指向随着政策红利边际效应减弱,地产领域出现回踩态势,指向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必要性。

      消费:商品消费稳健,餐饮动能不足。 二季度社零同比增长4.6%,较一季度下降。结构上看,耐用品消费在“以旧换新”推动下保持高增,家电、家具、通讯器材增速均超20%;汽车消费单月同比增速4.6%,较上月上升3.5pct,增速明显提升或与汽车行业“反内卷”有关。餐饮消费显著走弱,6 月单月增速从5.9%降至0.9%,背后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社交属  性聚餐减少;二是“外卖大战”拖累实体店家餐饮收入。

      展望:需求修复仍需政策加力。总结看,美国加征关税压力下,中国二季度GDP 仍然实现了5.2%的增长,上半年累计增速达5.3%。下半年只需维持4.7%以上的增速,即可完成全年5%的目标。但是,名义GDP 低位运行的情况仍未改善,提振内需依旧是政策主线。6 月数据传达出以下三点边际变化,需要政策进一步加码支持。内需方面,一是消费结构性分化,餐饮动能不足;二是地产仍有下探趋势,三是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韧性出现动摇。外需方面,一是对等关税豁免期延至8 月1 日,后续关税走向存在不确定性,或影响出口;二是美国对转口贸易打击加剧,例如对部分从越南转口商品加征40%关税,削弱转口带来的出口红利;三是上半年“抢出口”“抢转口”效应明显,或可能透支下半年订单,叠加高基数压力,下半年出口或面临出口动能不足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政策延续性是稳住下半年需求的关键,一是财政支出节奏在下半年或逐步提速。考虑到上半年财政发行进度偏快,下半年财政资金的发力点或更多体现为结构性精准投放与前期融资的支出兑现。从财政支出节奏传导至实体经济的滞后特征看,下半年基建与制造业的资金保障,更多依赖于上半年政府债的“蓄势”,以及财政支出的持续放量。形成“前期融资—后期支出—再带动信贷配套”的链条,对制造业和基建的托底也会更为清晰;二是货币政策依旧有空间。在“适度宽松”的总基调下,一方面,央行可能继续降息,一是继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托住地产市场,巩固“924”以来的企稳态势。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或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弥补经济结构短板。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动超预期。 机构: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争/沈夏宜 日期:2025-07-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