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期货:盘前Plus+|今日重点关注:期指、铜、碳酸锂、生猪
研报正文
重点关注
期指:震荡整固构筑慢牛。上周沪指一度在周五创下4034.08点的十年新高,但最终尾盘下跌。财报季美国科技股持续调整,拖累AI板块行情,港股中国科技龙头,A股相关板块持续调整。风格持续向价值板块漂移,银行、消费板块有所活跃。从过去历史上看,在持续性的依靠估值拉升的上涨后,在财报季投资者视线会更关注实际盈利端,加之预期过高之下较易出现业绩不及预期,从而导致行情回调。根据我们海外团队对美股的判断来看,虽然当前美国科技巨头资本开支规模庞大,不过对比2000年科网泡沫水平仍有差距。且一些科技巨头财报也出现超预期,业绩对行情的贡献并未拖累实际。海外调整并非反转。国内方面看,10月经济数据继续走弱,在12月重磅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市场对政策预期会有积极转向。近期财政部表示“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国常会部署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虽然明年政策空间较难超过今年,但稳增长基调延续将带来市场信心的维持。整体上,行情慢牛延续,上涨不冒进,回调不悲观。
铜:预计短期铜价上涨受限,但长期依然以逢低买入为主。宏观方面,美国众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美国政府关门结束,开始漫长重启。但是多名美联储官员鹰派发声,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不过,从长期来看,美联储预防式降息依然可能使得美元回落,对价格形成支撑。从基本面上看,原料供应紧张的逻辑持续弱化,再生铜供应边际增加,粗铜加工费已经开始回升,国内精铜依然高产量。需求现实有所弱化,但长期逻辑依然较强。铜价偏高抑制下游需求和终端消费,10月主要铜材企业开工率边际回落。但是,消费长期回升的逻辑较强,国内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同时,市场预期AI数据中心与算力集群带动的电力输入与分配、电网升级等将在中长期拉动铜的消费。在原料采购上,下游和终端企业依然采取逢低刚性采购的策略。在交易策略方面,现实端逻辑驱动不强,但长期价格上涨逻辑暂时无法证伪,预计铜价依然以逢低做多为主。
碳酸锂:矿端发运起量,需求存环比走弱风险,上方承压。从需求侧来看,当前储能需求仍保持旺盛,但10-11月的中标数据显示,尽管绝对量仍处高位,但已出现小幅环比回落。动力端方面,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且12月将进入传统季节性淡季,储能受制于产能瓶颈,其增量预计难以完全对冲动力端的回落。此外,尽管市场对全国性储能容量电价政策抱有预期,但其对2026年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更多影响预计体现在2027年。供给端方面,自10月27日起,澳矿发运量已连续三周处于年度发运均线以上。结合三季报数据,澳矿生产企业通过大幅提升回收效率,进一步增加了供应,该部分增量有望在年底或明年一季度逐步释放。总体来看,短期去库态势仍将延续,但随着供应逐步增加以及动力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上行空间预计有限。
生猪:去库驱动显现,反套策略进入右侧。自11月以来,市场持续交易中下旬降温提振需求的预期,然而,降温已至,屠宰提前备货的需求增量不及预期,集中腌腊提振需求的时间为冬至前后,短期终端驱动减弱,市场情绪进入转向阶段。从供应角度来看,中旬集团销售成交持续多日偏差,出栏进度偏慢,被动压栏格局已形成;10月二次育肥大量入场,存栏体重已明显抬升,虽然,散户存在惜售情绪,但是,肥标价差仍出现逆季节性走弱的趋势,压栏亏损幅度扩大,下旬或驱动社会端抛售,开启去库迹象显现,现货价格或加速下跌。此外,局部地区出现小标猪屠宰占比提升迹象,伴随冬季降温来临,季节性疫情风险加剧,配合饲料及母猪转向数据,远月或存支撑,大反套逻辑进入右侧。
所长早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观点分享:据新华社消息,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盘前品种技术解盘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期货资讯(股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