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观察:关税风险拖累东南亚经济增长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18 18:53:28 评论:0
  研究结论

      核心观点:美越贸易协议达成后,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预计加快与美贸易谈判节奏,协议中可能包含类似的中转贸易征税条款。长期来看,东南亚新兴经济体间的竞争将由“关税差”转向内需潜力与技术密度,越南可能承受补齐本国产业空缺与开辟新贸易路线的现实压力,内需动能较强的印度尼西亚或产业链完整程度更高的马来西亚将调整经济增长的结构。

      低端品类出口竞争力可能因更多国家与美达成协议遭受冲击。越南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高度依赖对美贸易,本国消费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除供应链独立承诺外可用于与美国谈判的筹码有限。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预计加快与美贸易谈判节奏,协议中可能包含类似的中转贸易征税条款。东南亚国家在低端品类中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如与美国达成协议后关税减免,将损害部分中企直接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中企出口的产品类型将加速向供应链下游与高附加值扩展。

      关税风险催化向外技术转移,挤压越南本土产业增长空间。根据美越协议,零部件来自中国、经越南转运或仅进行少量的最终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被视为转运产品,征收40%关税,通过阻断越南与中国间的中转贸易降低美国对中国科技产业供应链依赖。

      考虑到后续贸易协议落实的前景不确定,且其他东南亚国家可能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产品组装转运的传统模式将逐渐被中企出海设厂并对外转移技术与供应链替代,可能对越南本土产业形成挤压。

      东南亚新兴经济体间的竞争将由“关税差”转向内需潜力与技术密度。越南方面建议美方尽快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并取消美对越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前期谈判中越南提出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商品,甚至表示考虑购买美国F-16 战斗机,由于越南战略防御系统长期独立于美国构建的军事联盟,且民主党曾多次于国会抨击越南内政拒绝授权对越军售,美越深化合作仍存经贸摩擦以外的阻力。若泰国、马来西亚与美国谈判获得更低的税率,越南短期边际优势将被稀释。

      风险提示

      东南亚国家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从价格和中转渠道两方面冲击中国出口。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曹靖楠/孙金霞/王仲尧/彭楚榕/戴思崴 日期:2025-07-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