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11 19:58:33 评论:0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向上,预计2025/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分别增长3.3%/5.1%。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04-2024年的CAGR为4.77%,WSTS预计2025/2026年分别增长3.3%/5.1%至822/864亿美元。ADI2QFY25(截至5月3日)营收在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减少后首季同比转正,TI1Q25营收也在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季同比转正,2Q25继续同比正增长。我们认为短期来看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国内企业近几年推出的新产品有望进入规模放量阶段。长期来看,AI数据中心以及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AI应用均为其带来广泛增量。

  国产化空间较大,工业、AI、汽车是重点。根据WSTS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我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35%左右,是海外模拟芯片大厂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之一,TI/ADI/MPS2024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合计63亿美元,而A股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潜在国产化空间较大。从下游来看,工业、汽车、AI是国际大厂布局的重点领域,也是国产化的重点。

  工业:我们认为,下游去完库存后将恢复正常采购和新产品导入,国内企业近几年大额研发推出的新产品有望规模放量。同时,由于工业领域对模拟芯片的需求呈现小量多种类的特点,且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工业领域的毛利率一般优于消费电子,工业领域的新产品放量,有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AI:AI除了带动模拟芯片整体需求外,AI产业链的国产化也是重点,以多相电源为代表的核心电源管理芯片既是增量市场,也是国产化的重点和难点。

  汽车: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为模拟芯片提供增量,国内车厂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布局积极,为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突破汽车领域国产化提供了机会。我们认为,汽车模拟芯片仍是增量市场,且国产化处于起步阶段,前几年相关企业仍是以产品研发和导入为主,目前正进入集中放量阶段。

  消费电子:模拟芯片公司早期多以聚焦个别产品系列为主,随着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以及客户关系的加深,围绕手机等应用终端丰富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必然选择,马太效应将愈加明显。

  目前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的核心推荐逻辑是【去库周期结束+AI增量+国产化率提高+份额提升+盈利能力改善】,重点推荐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纳芯微、南芯科技、艾为电子、芯朋微、帝奥微、晶丰明源等。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关系发生不利变化的风险。


国信证券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连欣然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