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点评报告:育儿补贴落地 影响几何?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9 10:50:37
评论:0
基本内容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 月28 日公布,明确从2025 年1 月1 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 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 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 元。其中,对2025 年1 月1 日之前出生、不满3 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预计2025 年育儿补贴的发放规模为1200 亿元。参考“以旧换新”和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央地出资比例,预计育儿补贴央地整体按照9:1 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此次的育儿补贴方案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既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针对一孩出生率偏低导致的少子化问题“对症下药”。育儿补贴政策具有不可逆性,体现出政策“投资于人”的决心。从政策表态看,未来补贴规模存在递增的可能性。
预计此次育儿补贴的资金来源是一般公共预算。考虑到育儿补贴大概率并未纳入今年的财政预算预计8 月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将审议相关的预算调整方案。追加赤字的概率较小,增量资金或来自于中央财政储备空间,一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是由央行、中投、中国烟草等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
育儿补贴本质上是增加居民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今年发放1200 亿元左右的育儿补贴将形成855 亿元的消费支出,拉动社零增速0.18 个百分点。育儿补贴作为转移支付,对可选消费的支撑大于必选消费。
对于市场而言,相较于育儿补贴规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和“投资于人”的积极态度,此次育儿补贴的落地有望成为市场风格切换的催化剂。
风险提示
对育儿补贴规模的测算存在偏差,对育儿补贴资金来源的理解存在偏差,育儿补贴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预期。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宋雪涛 日期:2025-07-29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 月28 日公布,明确从2025 年1 月1 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 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 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 元。其中,对2025 年1 月1 日之前出生、不满3 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预计2025 年育儿补贴的发放规模为1200 亿元。参考“以旧换新”和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央地出资比例,预计育儿补贴央地整体按照9:1 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此次的育儿补贴方案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既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针对一孩出生率偏低导致的少子化问题“对症下药”。育儿补贴政策具有不可逆性,体现出政策“投资于人”的决心。从政策表态看,未来补贴规模存在递增的可能性。
预计此次育儿补贴的资金来源是一般公共预算。考虑到育儿补贴大概率并未纳入今年的财政预算预计8 月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将审议相关的预算调整方案。追加赤字的概率较小,增量资金或来自于中央财政储备空间,一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是由央行、中投、中国烟草等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
育儿补贴本质上是增加居民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今年发放1200 亿元左右的育儿补贴将形成855 亿元的消费支出,拉动社零增速0.18 个百分点。育儿补贴作为转移支付,对可选消费的支撑大于必选消费。
对于市场而言,相较于育儿补贴规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和“投资于人”的积极态度,此次育儿补贴的落地有望成为市场风格切换的催化剂。
风险提示
对育儿补贴规模的测算存在偏差,对育儿补贴资金来源的理解存在偏差,育儿补贴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预期。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宋雪涛 日期:2025-07-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