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前瞻”系列专题之一:7月经济:涨价的“悖论”?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8-04 20:59:10
评论:0
通胀:反内卷引发市场通胀升温的预期,但价格表现或仍弱,预计7 月PPI、CPI 分别-3.1%、0%。
7 月政策主线聚焦“反内卷”,多部门针对市场“内卷”现象发力。7 月1 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部署指明方向,会议提及“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后续多部门针对市场“内卷”现象发力,7 月底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反内卷”,聚焦“企业无序竞争”、“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三方面。
“反内卷”政策加码下,供给收缩的预期升温提振大宗商品价格,但中下游供给过剩或约束上游涨价对中下游的传导。7 月,大宗价格上涨,PMI 分项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3.1pct 至51.5%)和出厂价格指数(+2.1pct 至48.3%)双双回升。但与2016 年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不同的是,本轮供给过剩更多在中下游,导致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受阻,预计7 月PPI 回升幅度有限(-3.1%)。
核心商品CPI 可能受下游PPI 压制表现偏弱,加之农产品价格回落,预计7 月CPI 维持弱势。下游PPI 会沿着“工业产能过剩-核心商品PPI 回落-核心商品CPI 走低”的链条传导至核心商品CPI,导致7 月核心商品CPI 涨价幅度有限。此外,前期生猪存栏持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回落;鲜果(-5.2%)价格环比跌幅超出季节性,鲜菜(0.7%)价格环涨、但幅度有限,预计7 月CPI 同比在0%附近。
供给:供给并未大幅收缩,工业生产保持韧性,出口链生产仍在回升,预计工业增加值在6.4%附近。
7 月供需表现“反直觉”,生产整体表现好于需求,并未出现市场预期的供给实质性收缩。价格“双涨”意味着企业盈利提升,对生产有较大带动;7 月PMI 生产指数虽较前月回落0.5 个百分点至50.5%,但仍在扩张区间,显示供给未有实质性收缩。相对来看,新订单指数再度下行至收缩区间(-0.8pct 至49.4%),降幅明显超过季节性(-0.1pct)。
涨价相对强势的领域增产幅度更大,其中冶金链的生产景气或高于石化链、消费制造链。7 月PMI生产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上,结构上通用设备(+16.4pct 至62.1%)、黑色压延(+8.4pct 至51.9%)等行业生产指数涨幅明显。相对来看,石化链、消费制造链生产可能偏弱,譬如石油加工(-15.9pct 至49.8%)、化学制品(-10.7pct 至37.9%)、纺织服装(-4.8pct 至33.5%)等行业生产指数降幅较大。
高频指标显示,7 月工业增加值维持韧性,出口链生产也在回升。高频指标化繁为简后,高炉、PTA开工等能更有效跟踪工业生产。7 月表征石化链、消费链生产的PTA、汽车半钢胎开工同比分别回落3.1、3.7pct;但映射冶金链生产的高炉开工同比维持1%附近,预计7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或6.4%。
剔除内需后的出口生产指标与实际出口较为一致,前者同比回升0.5pct,反映出口或延续改善。
需求:需求结构分化,商品需求偏弱、而服务需求较强,预计7 月实际GDP 同比小幅回落至4.9%。
出口:“抢出口”余温叠加低基数效应,7 月出口可能再超预期,但需警惕9 月“抢出口”结束后出口读数的下行风险。前期美自华集装箱预定量飙升,部分订单结转至7 月,对美抢出口有望接续。
领先指标中,6 月加工贸易进口、7 月外贸货运量均有上行,预计7 月出口或回升至6.8%。此外冶金链、消费链的订单领先出口约1 个季度,近两月其新出口订单均有下行,三季度末出口可能回落。
消费:“以旧换新”资金空窗期,商品消费可能回落;而服务消费在居民出行热度高涨下或迎来改善。7 月底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下达、但时间较晚,令7 月实际上处于补贴“空窗期”,相关商品消费或有回落,如全国汽车零售同比较6 月回落9pct。而居民出行热度较高,全国迁徙指数冲高至20%;电影市场也有回暖,线下餐饮和文旅消费或迎来改善,预计7 月社零同比在4.8%左右。
投资:投资表现分化,结构上地产、制造业投资可能下滑,但基建、服务业投资或有改善。专项债发行提速下,基建投资或明显回升,沥青开工率同比+0.9pct 至5.9%。7 月服务消费走强、叠加监管对民营经济约束放松,服务业民间投资提速或支撑整体服务业投资。相比之下,设备更新需求临近尾声,制造业投资面临下行压力;受早期地产新开工项目回落的影响,地产投资或延续走弱。
展望7 月,经济运行的主逻辑围绕“涨价”,但供给端在增产、需求侧表现偏弱,涨价的持续性相对偏弱,后续需关注“反内卷”的进度。供给侧,高频指标显示,7 月工业增加值维持韧性。而需求表现偏弱,一是内需不及外需;二是服务消费较难对冲商品消费回落幅度;三是地产、制造业投资可能下滑幅度较大。同时,7 月价格维持弱势表现。综合来看,预计7 月实际GDP 同比4.9%。
风险提示:经济转型面临短期约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屠强/耿佩璇 日期:2025-08-04
7 月政策主线聚焦“反内卷”,多部门针对市场“内卷”现象发力。7 月1 日,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部署指明方向,会议提及“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后续多部门针对市场“内卷”现象发力,7 月底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反内卷”,聚焦“企业无序竞争”、“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三方面。
“反内卷”政策加码下,供给收缩的预期升温提振大宗商品价格,但中下游供给过剩或约束上游涨价对中下游的传导。7 月,大宗价格上涨,PMI 分项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3.1pct 至51.5%)和出厂价格指数(+2.1pct 至48.3%)双双回升。但与2016 年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不同的是,本轮供给过剩更多在中下游,导致上游涨价向下游传导受阻,预计7 月PPI 回升幅度有限(-3.1%)。
核心商品CPI 可能受下游PPI 压制表现偏弱,加之农产品价格回落,预计7 月CPI 维持弱势。下游PPI 会沿着“工业产能过剩-核心商品PPI 回落-核心商品CPI 走低”的链条传导至核心商品CPI,导致7 月核心商品CPI 涨价幅度有限。此外,前期生猪存栏持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回落;鲜果(-5.2%)价格环比跌幅超出季节性,鲜菜(0.7%)价格环涨、但幅度有限,预计7 月CPI 同比在0%附近。
供给:供给并未大幅收缩,工业生产保持韧性,出口链生产仍在回升,预计工业增加值在6.4%附近。
7 月供需表现“反直觉”,生产整体表现好于需求,并未出现市场预期的供给实质性收缩。价格“双涨”意味着企业盈利提升,对生产有较大带动;7 月PMI 生产指数虽较前月回落0.5 个百分点至50.5%,但仍在扩张区间,显示供给未有实质性收缩。相对来看,新订单指数再度下行至收缩区间(-0.8pct 至49.4%),降幅明显超过季节性(-0.1pct)。
涨价相对强势的领域增产幅度更大,其中冶金链的生产景气或高于石化链、消费制造链。7 月PMI生产指数仍在荣枯线以上,结构上通用设备(+16.4pct 至62.1%)、黑色压延(+8.4pct 至51.9%)等行业生产指数涨幅明显。相对来看,石化链、消费制造链生产可能偏弱,譬如石油加工(-15.9pct 至49.8%)、化学制品(-10.7pct 至37.9%)、纺织服装(-4.8pct 至33.5%)等行业生产指数降幅较大。
高频指标显示,7 月工业增加值维持韧性,出口链生产也在回升。高频指标化繁为简后,高炉、PTA开工等能更有效跟踪工业生产。7 月表征石化链、消费链生产的PTA、汽车半钢胎开工同比分别回落3.1、3.7pct;但映射冶金链生产的高炉开工同比维持1%附近,预计7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或6.4%。
剔除内需后的出口生产指标与实际出口较为一致,前者同比回升0.5pct,反映出口或延续改善。
需求:需求结构分化,商品需求偏弱、而服务需求较强,预计7 月实际GDP 同比小幅回落至4.9%。
出口:“抢出口”余温叠加低基数效应,7 月出口可能再超预期,但需警惕9 月“抢出口”结束后出口读数的下行风险。前期美自华集装箱预定量飙升,部分订单结转至7 月,对美抢出口有望接续。
领先指标中,6 月加工贸易进口、7 月外贸货运量均有上行,预计7 月出口或回升至6.8%。此外冶金链、消费链的订单领先出口约1 个季度,近两月其新出口订单均有下行,三季度末出口可能回落。
消费:“以旧换新”资金空窗期,商品消费可能回落;而服务消费在居民出行热度高涨下或迎来改善。7 月底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下达、但时间较晚,令7 月实际上处于补贴“空窗期”,相关商品消费或有回落,如全国汽车零售同比较6 月回落9pct。而居民出行热度较高,全国迁徙指数冲高至20%;电影市场也有回暖,线下餐饮和文旅消费或迎来改善,预计7 月社零同比在4.8%左右。
投资:投资表现分化,结构上地产、制造业投资可能下滑,但基建、服务业投资或有改善。专项债发行提速下,基建投资或明显回升,沥青开工率同比+0.9pct 至5.9%。7 月服务消费走强、叠加监管对民营经济约束放松,服务业民间投资提速或支撑整体服务业投资。相比之下,设备更新需求临近尾声,制造业投资面临下行压力;受早期地产新开工项目回落的影响,地产投资或延续走弱。
展望7 月,经济运行的主逻辑围绕“涨价”,但供给端在增产、需求侧表现偏弱,涨价的持续性相对偏弱,后续需关注“反内卷”的进度。供给侧,高频指标显示,7 月工业增加值维持韧性。而需求表现偏弱,一是内需不及外需;二是服务消费较难对冲商品消费回落幅度;三是地产、制造业投资可能下滑幅度较大。同时,7 月价格维持弱势表现。综合来看,预计7 月实际GDP 同比4.9%。
风险提示:经济转型面临短期约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屠强/耿佩璇 日期:2025-08-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