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货政报告 五大信号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8-17 07:56:22 评论:0
  8 月16 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 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二季度报告),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政策基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落实落细。二季度报告延续了7 月政治局会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一季度报告“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灵活把握微调为把握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重心在于落实。

      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到“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4 月政治局会议曾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当时面临着高关税冲击,而自5 月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以来,外贸冲击明显减小,7 月政治局会议未再提及逆周期调节,同时仍然要求“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5%增长目标的约束仍在。

      第二,信贷:从加大力度到稳固力度。信贷表述中,一季度报告中的“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调整为二季度报告中的“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总量从加大力度转向稳固,或意味着政策从偏总量,再度转向重结构。

      结构性工具为先。结构工具或是接下来货币政策重要发力点,报告提到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相对一季度报告的变化,主要是未提绿色金融(摘要中),消费从第四位提前到第二位,仅次于科技。专栏 3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中提到,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相关领域的贷款增量占比约七成,取代地产和基建成为主要的信贷增量来源。除了专栏3 外,其余三个专栏也聚焦于结构工具,专栏1 涉及普惠小微金融、专栏2 涉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专栏4 涉及金融促销费。“五篇大文章”也是下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第三,重提防空转。二季度报告提到“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而一季度报告中未曾提防空转。央行曾在去年四季度例会(1 月3日发布新闻稿)中曾提及“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这种变化说明,当前稳增长压力缓和,与去年末到今年初的情况较为类似,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加力的必要性不高,而是注重资金使用效率。不过近期资金利率仍然处于相对舒适区间,与一季度资金利率在逆回购利率基础上额外加点30bp 形成对照。后续资金是否转向类似一季度的收敛?可能性暂时不大。今年一季度是在去年四季度利率中枢单边下行的基础上,需要更大力度纠偏,而今年二季度以来,利率中枢整体相对平稳,进一步抬升资金利率中枢不利于降成本。

      第四,利率:延续降成本的提法。二季度报告提到“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对比一季度报告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一季度增加该表述,二季度报告延续),二季度报告强调央行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

      接下来可能通过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引导降成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表述中,二季度报告提到“适时开展对金融机构利率政策和自律约定执行情况的现场评估”,相比一季度报告中“定价能力的现场评估”更为明确。

      第五,经济判断:外部贸易壁垒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7 月政治局会议未明确提及外部环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对此进行分析,对应表述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相比一季度报告的变化,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从不足调整为减弱,外需可能面临进一步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调整为贸易壁垒增多,主要是美国加征关税进入落地期;删除地缘冲突持续存在的表述,增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表述。

      国内经济判断方面,继续强调需求不足。二季度报告提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一季度报告对应表述为“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  力”。

      对于通胀,二季度报告中提到“一些行业领域存在低价过度竞争,外需也在收缩,加大了经济供需平衡压力”,后续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提振消费等政策影响下,物价可能合理回升。

      整体来看,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传递的信号,货币政策重在落实落细,维持此前力度,信贷总量求稳,同时更注重结构,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是结构性工具的主要发力点。报告重提防空转,但在贸易壁垒增多、外需收缩的背景下,需要降成本促内需,资金面转向收紧的概率不高。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肖金川 日期:2025-08-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