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财政数据点评:下半年“财政退坡”值得担心吗?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8-20 18:37:32
评论:0
7 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3.6%,6 月同比2.8%;7 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1%,6 月同比17.6%。
主要观点
一、下半年“财政退坡”值得担心吗?
(一)什么是“财政退坡”?
全国财政预算在每年3 月制定完毕,若后续执行中无预算调整(增发债务),则财政明显前倾的年份,下半年或面临支出增速掉档,称为“财政退坡”;如2022 年,受新增专项债前置发行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4%,下半年仅为-4.6%。
(二)为什么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财政退坡”?
一种观点认为,下半年财政力度回落或明显拖累经济、仍需超常规增量政策对冲:今年上半年,财政靠前发力、支出增速较高(8.9%,全年目标或约3.4%~5.1%,详见报告《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若年内不再推出超常规增量政策,今年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约-0.4~2.1%,为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增速区间按完成全年预算~下半年卖地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10%测算),上、下半年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落差或高达6.8%~9.3%,为2022年以来最大。
(三)为什么今年下半年“财政退坡”实际拖累经济的风险或有限?
我们提示,即便年内不再推出超常规增量政策,下半年财政真实支持经济的力度或也不逊于上半年——测算下半年调整后的财政支出增速(直接拉动经济的财政支出增速)约4.1%~6.7%(上半年4.5%),且匹配约4.7%~4.8%的下半年经济增速目标(上半年为5.3%,全年目标5%左右)。映射我们在报告《五个关键判断——从投资视角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中的关键判断之一——“依靠超常规政策拐杖的时候正在过去”。
具体而言,以广义财政口径为起点,分两步得到调整后的财政支出增速(直接拉动经济的财政支出增速):
1、剔除在广义财政支出中,但不直接拉动经济的分项,包括:
1)不直接拉动经济的债务:一是非项目建设专项债(财政部:从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据企业预警通,上半年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4600 亿);二是非两重两新特别国债(财政部: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5000 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于4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分4 次如期发行完毕);2)不直接拉动经济的非债来源支出:主要是卖地收入征拆补助、职工安置等成本支出(占卖地收入约60%,属于财政对个人转移支付(而非政府投资、消费)——个人拿到拆迁款、安置费的当期或大部分还债或储蓄、较少直接形成当期消费,财政乘数或接近0)。
2、增加不在广义财政支出中,但代行财政职能的分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准财政”,可提供项目资本金):4 月25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参考2022 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发行经验,首批为3000 亿。
二、7 月财政数据点评
收入端:公共财政收入单月增幅年内最高,税收收入连续4 个月正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单月增长超33%、10%、8%,部分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速回落。
支出端:民生类支出持续加力,基建类支出降幅普遍收窄,科技支出单月增速回落幅度大;关注下半年会否边际转向基建类支出。
广义财政:卖地收入增幅收窄,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助力广义支出保持高增。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超预期,预算与执行存在差异。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高拓 日期:2025-08-20
主要观点
一、下半年“财政退坡”值得担心吗?
(一)什么是“财政退坡”?
全国财政预算在每年3 月制定完毕,若后续执行中无预算调整(增发债务),则财政明显前倾的年份,下半年或面临支出增速掉档,称为“财政退坡”;如2022 年,受新增专项债前置发行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4%,下半年仅为-4.6%。
(二)为什么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财政退坡”?
一种观点认为,下半年财政力度回落或明显拖累经济、仍需超常规增量政策对冲:今年上半年,财政靠前发力、支出增速较高(8.9%,全年目标或约3.4%~5.1%,详见报告《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若年内不再推出超常规增量政策,今年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约-0.4~2.1%,为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增速区间按完成全年预算~下半年卖地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10%测算),上、下半年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落差或高达6.8%~9.3%,为2022年以来最大。
(三)为什么今年下半年“财政退坡”实际拖累经济的风险或有限?
我们提示,即便年内不再推出超常规增量政策,下半年财政真实支持经济的力度或也不逊于上半年——测算下半年调整后的财政支出增速(直接拉动经济的财政支出增速)约4.1%~6.7%(上半年4.5%),且匹配约4.7%~4.8%的下半年经济增速目标(上半年为5.3%,全年目标5%左右)。映射我们在报告《五个关键判断——从投资视角极简解读政治局会议》中的关键判断之一——“依靠超常规政策拐杖的时候正在过去”。
具体而言,以广义财政口径为起点,分两步得到调整后的财政支出增速(直接拉动经济的财政支出增速):
1、剔除在广义财政支出中,但不直接拉动经济的分项,包括:
1)不直接拉动经济的债务:一是非项目建设专项债(财政部:从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据企业预警通,上半年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4600 亿);二是非两重两新特别国债(财政部: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5000 亿元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于4 月下旬至6 月上旬分4 次如期发行完毕);2)不直接拉动经济的非债来源支出:主要是卖地收入征拆补助、职工安置等成本支出(占卖地收入约60%,属于财政对个人转移支付(而非政府投资、消费)——个人拿到拆迁款、安置费的当期或大部分还债或储蓄、较少直接形成当期消费,财政乘数或接近0)。
2、增加不在广义财政支出中,但代行财政职能的分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准财政”,可提供项目资本金):4 月25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参考2022 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发行经验,首批为3000 亿。
二、7 月财政数据点评
收入端:公共财政收入单月增幅年内最高,税收收入连续4 个月正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单月增长超33%、10%、8%,部分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速回落。
支出端:民生类支出持续加力,基建类支出降幅普遍收窄,科技支出单月增速回落幅度大;关注下半年会否边际转向基建类支出。
广义财政:卖地收入增幅收窄,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助力广义支出保持高增。
风险提示:后续政策超预期,预算与执行存在差异。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高拓 日期:2025-08-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