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经济展望:服务消费政策预期升温 获得感提升还在路上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9-07 12:21:42 评论:0
  促消费政策正在从商品走向服务,这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与获得感,进而提振风险偏好。对此有一些观点认为,消费的制约在于居民收入,政策对相应领域的拉动有限,但我们认为,不宜低估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服务消费供给侧的影响,在AI+服务消费、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消费、消费者保障、财政金融支持等维度上,消费政策着力点及其成效的转变还刚刚开始。

      今年9 月新一轮措施的框架(商务部已经明确即将出台)可能会和去年8 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接近:涵盖多行业(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从激活地方政府与企业主体、创新服务提供形式、盘活存量房屋用地、人才技能提升,加强试点/示范地区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与认证等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服务消费相关制度环境。

      在此基础上,服务消费有望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载体,包括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加法”。从海外经验看,知名消费城市崛起基本都伴随着国际化水平提升,其中涉及文化传播、免税行业建设等。不妨关注海南,其近期尝试包括国际教育(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设有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22 所中外高校,中国学生不需要走出国门就能获得留学履历)、特许医疗(设有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一些新药允许在海南首先进入中国市场)、更宽松的跨境数据流动(以此发展“游戏出海”与“来数加工”业)等,我们预计未来不论是局部试点还是全国整体,服务消费的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科技会成为新一轮消费政策中的亮点,即,以服务消费场景塑造科技应用场景,这将提升全民对新质生产力的切实感受。如,今年7 月全球首家机器人6S 店在深圳开业,多家深圳乃至国内的机器人头部企业入驻展示,通过整合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等功能,为机器人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场景搭建桥梁,就如同房地产高景气阶段中介机构的分布密度提升、新能源车普及过程中相应品牌4S店的分布密度提升一样,科技+消费相关产品(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智能手表、人形机器人)的展示窗口(在核心商圈、机场、高铁枢纽等开设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预计未来将迎来快速扩张,进一步提振全社会对新旧动能转换的真切体验,进而传导到资本市场。

      经济增速如期出现下行压力,仍有一些观点认为,宏观经济对资本市场构成压制,GDP 减速之下难以对行情持续性有太多期待,但我们认为,伴随着投资增速放缓与金融资源聚焦,我们正在迎来政策风格从物到人,看点从“大而全”实物投资到体验类服务消费的转变,一些政策特点诸如保持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近期包括房地产、社保等)、中央财政支持民生的进程进一步开启(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着力点由短及长(即使“十五五”尚未落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等着眼于长期动能的文件也已陆续出炉)等等,都表明信心是当前政策的重要考量,未来有诸多想象空间等待兑现,而直达居民端的政策增加将提振居民获得感及对国家治理的预期,进而为投资者风险偏好提供更强支撑。

      风险提示

      抢出口、抢转口透支下半年乃至明年增速大于预期的风险。

      “反内卷”力度超预期,收缩效应大于服务消费改善幅度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王仲尧/孙国翔 日期:2025-09-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