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的支撑与拖累来自哪里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9-09 11:36:38
评论:0
事件:9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8月外贸数据。2025年8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4.4%,前值7.2%;进口同比1.3%,前值4.1%;贸易差额1023.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7.76亿美元。
核心观点:8月出口的拖累主要来自于,“抢转口”的脉冲效应导致对非美欧日以及东盟地区出口增速的回落,以及对美直接出口降幅的有所扩大,支撑主要来自于欧盟以及东盟。
往后来看,美国关税影响存在脉冲性,但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可能趋于钝化,最终方向仍由长期基本面决定;中美贸易关系在11月延期90天到期前可能保持稳定,关注近两个月是否有实质性进展落地;美国需求在可能出现的“滞胀”压力下进一步走弱,这一点对整体外需可能形成压力;年内中国出口的基数先降后升。结合以上四点来看,后续出口增速仍有回落可能,但过程可能偏缓。
“抢转口”脉冲影响,出口同比增速回落。同比来看,8月出口增速较7月回落2.8个百分点,并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5.92%;环比来看,8月0.1%,低于近4年同期均值3.49%,弱于季节性。总体来看,8月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一方面40%的转口贸易关税8月7日落地后,前期“抢转口”存在脉冲效应,主要反映在对非美欧日以及东盟地区出口增速的回落;另一方面,虽然中美贸易仍处缓和期内,但税率整体水平仍高,对美出口增速回落明显,当月出口金额环比回落叠加基数抬升均有影响;不过,出口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仍有支撑,1-8月对东盟出口的累计同比14.6%。
美欧日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7月回升了1.2%。美国ISM制造业PMI、日本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回升0.7、0.8、0.9百分点至48.7%、49.7%、50.7%;但从绝对水平来看,美日制造业PMI仍略低于荣枯线,欧洲制造业PMI略高于荣枯线。未来仍需关注关税政策对美国库存周期的扰动,而欧洲财政扩张可能带来需求的回升,不过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对欧盟、东盟、日本出口增速回升,对美及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落。8月,我国对欧盟、东盟、日本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当月同比较7月分别回升1.14个、5.92个、4.29个百分点至10.38%、22.51%、6.74%。对美国出口有所回落,当月同比较前值回落11.45个百分点至-33.12%。环比来看,对欧盟、东盟、日本皆强于季节性,环比分别为3.38%、4.57%、2.95%,高于近4年同期均值的0.64%、-1.49%、-2.49%;而对美国弱于季节性,环比为-11.79%,弱于近4年同期均值的1.12%。从拉动的角度,欧日8月拉动1.9pct,东盟拉动3.51pct,美国拖累5.23pct,合计整体较7月回落0.64pct;其他地区拉动4.23pct,前值6.39pct,增速由前值的12.56%降至8.11%,有所放缓。
中游装备出口领先,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压力。高新技术产品当月同比有所上涨,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至8.9%;农产品、机电产品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回落5.5、0.4个百分点至-3.9%、7.6%。主要产品中,稀土、船舶有明显回升,前者或反映稀土相关协定的落实,后者反映中游装备制造仍具明显优势,汽车、通用机械设备等行业出口增速也同样保持相对领先;前期表现比较好的钢材出口转负;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维持低位,如玩具、鞋靴、箱包、服装等。
进口增速回落,内需仍显相对不足。8月进口当月同比小幅回落,环比下降1.8%,低于4年同期均值3.49%,弱于季节性。主要大宗商品中,前期表现较好的铜矿砂及其精矿、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传统内需的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进口增速 降幅收窄;上游能源相关的煤炭同样降幅收窄,但仍维持较深的负增长区间。总体来看,进口增速仍维持相对低位,内需仍显相对不足。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仍存不确定性 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思佳 日期:2025-09-09
核心观点:8月出口的拖累主要来自于,“抢转口”的脉冲效应导致对非美欧日以及东盟地区出口增速的回落,以及对美直接出口降幅的有所扩大,支撑主要来自于欧盟以及东盟。
往后来看,美国关税影响存在脉冲性,但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可能趋于钝化,最终方向仍由长期基本面决定;中美贸易关系在11月延期90天到期前可能保持稳定,关注近两个月是否有实质性进展落地;美国需求在可能出现的“滞胀”压力下进一步走弱,这一点对整体外需可能形成压力;年内中国出口的基数先降后升。结合以上四点来看,后续出口增速仍有回落可能,但过程可能偏缓。
“抢转口”脉冲影响,出口同比增速回落。同比来看,8月出口增速较7月回落2.8个百分点,并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5.92%;环比来看,8月0.1%,低于近4年同期均值3.49%,弱于季节性。总体来看,8月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落,一方面40%的转口贸易关税8月7日落地后,前期“抢转口”存在脉冲效应,主要反映在对非美欧日以及东盟地区出口增速的回落;另一方面,虽然中美贸易仍处缓和期内,但税率整体水平仍高,对美出口增速回落明显,当月出口金额环比回落叠加基数抬升均有影响;不过,出口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仍有支撑,1-8月对东盟出口的累计同比14.6%。
美欧日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7月回升了1.2%。美国ISM制造业PMI、日本制造业PMI、欧元区制造业PMI分别回升0.7、0.8、0.9百分点至48.7%、49.7%、50.7%;但从绝对水平来看,美日制造业PMI仍略低于荣枯线,欧洲制造业PMI略高于荣枯线。未来仍需关注关税政策对美国库存周期的扰动,而欧洲财政扩张可能带来需求的回升,不过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对欧盟、东盟、日本出口增速回升,对美及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落。8月,我国对欧盟、东盟、日本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当月同比较7月分别回升1.14个、5.92个、4.29个百分点至10.38%、22.51%、6.74%。对美国出口有所回落,当月同比较前值回落11.45个百分点至-33.12%。环比来看,对欧盟、东盟、日本皆强于季节性,环比分别为3.38%、4.57%、2.95%,高于近4年同期均值的0.64%、-1.49%、-2.49%;而对美国弱于季节性,环比为-11.79%,弱于近4年同期均值的1.12%。从拉动的角度,欧日8月拉动1.9pct,东盟拉动3.51pct,美国拖累5.23pct,合计整体较7月回落0.64pct;其他地区拉动4.23pct,前值6.39pct,增速由前值的12.56%降至8.11%,有所放缓。
中游装备出口领先,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压力。高新技术产品当月同比有所上涨,较上月回升4.7个百分点至8.9%;农产品、机电产品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回落5.5、0.4个百分点至-3.9%、7.6%。主要产品中,稀土、船舶有明显回升,前者或反映稀土相关协定的落实,后者反映中游装备制造仍具明显优势,汽车、通用机械设备等行业出口增速也同样保持相对领先;前期表现比较好的钢材出口转负;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维持低位,如玩具、鞋靴、箱包、服装等。
进口增速回落,内需仍显相对不足。8月进口当月同比小幅回落,环比下降1.8%,低于4年同期均值3.49%,弱于季节性。主要大宗商品中,前期表现较好的铜矿砂及其精矿、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传统内需的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进口增速 降幅收窄;上游能源相关的煤炭同样降幅收窄,但仍维持较深的负增长区间。总体来看,进口增速仍维持相对低位,内需仍显相对不足。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关系仍存不确定性 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思佳 日期:2025-09-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